《脾胃论》

作品数:508被引量:1444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薛建国刘淑彦张成会刘朝霞叶振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中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述《脾胃论》中以脾胃为核心的五脏观被引量:1
《新中医》2024年第16期32-36,共5页程建林 翁畅 孙可昕 陈双钰 李佳扬 裘生梁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2ZA056);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23R410006)。
通过对《脾胃论》进行分析,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脾胃论》的核心思想,体现以脾胃为核心的五脏观。胃与脾的关系表现为生理、病理上的阴阳对立统一关系。脾主四肢,脾胃虚弱则四肢得不到充养而致骨痿。心与脾共同参与血之生成;...
关键词:《脾胃论》 五脏观 脾胃核心 
基于阴火理论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思路被引量:1
《新中医》2022年第12期229-232,共4页祁薇 于冬冬 关徐涛 王涛 王冰 万姜维 高萍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专项课题(2019JDZX014,2021JDZX077);河南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1ZY1010,20-21ZY2106);河南中医药大学苗圃基金项目(MP2020-14);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12102311136)。
基于李杲提出的阴火理论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思路。ITP病机为脾肾两虚、阴火灼伤血络,以健脾补肾降火为主要治疗原则,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阴火理论 李杲 《脾胃论》 诊疗思路 
论《脾胃论》中以“脾脏象”为核心的五脏整体观被引量:13
《新中医》2021年第3期13-16,共4页唐晶 姜钧文 张哲 肖蕾 刘悦 孟繁丽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L201722);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19-112-4-058)。
从生理观、时空观、病理观、治疗观、摄生观等角度全面阐释《脾胃论》中以“脾脏象”为核心的五脏整体观。
关键词:《脾胃论》 脾脏象 五脏 整体观 
从《脾胃论》探讨黄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新中医》2019年第12期65-66,共2页吴薏婷 
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124号(J20184832009)
黄柏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及消肿祛腐的功效。笔者仔细研读《脾胃论》,认为黄柏是一味泻实补虚的良药。临证中,只要辨证准确,在方中加少量黄柏清虚热、泻阴火,均可获满意效果。本文从《脾胃论》应用...
关键词:《脾胃论》 李东垣 黄柏 清湿热 泻阴火 
从《脾胃论》脾胃升降及阴火论治消渴被引量:5
《新中医》2019年第1期82-85,共4页田丰源 黄琦 
从李东垣《脾胃论》探讨消渴成病传变之机,应从脾胃升降失常及阴火上僭出发。消渴为膏粱之疾,脾胃不足而溢热内生所致,手足阳明燥热为标,脾胃中焦升降失机及阴火上越为本,二者共筑致病之因。本文以《脾胃论》为基础,认为治疗消渴病应以...
关键词:消渴 气机升降 脾胃学说 阴火理论 升阳散火汤 综述 
李东垣《脾胃论》甘温除热五方剖析被引量:8
《新中医》2015年第12期1-2,共2页庄爱文 李荣群 庄家骊 
李东垣《脾胃论》体现了他所开创的内伤脾胃学说的成就,并系统的提出了"甘温除热法",其所创制的补中益气汤就是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性方剂。对甘温除热的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调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5首方剂进行剖...
关键词:李东垣 李杲 脾胃论 甘温除热 
从《脾胃论》思想浅谈黄穗平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被引量:6
《新中医》2012年第4期150-151,共2页叶振昊 黄穗平 
黄穗平教授为广东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师从名老中医梁乃津、吉良辰,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脾胃病工作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颇多。黄教授推崇东垣之《脾胃论》,认为其对脾胃病...
关键词:脾胃病 《脾胃论》 学术思想 黄穗平 
浅谈运用《脾胃论》防治鼻疾的体会
《新中医》2011年第5期146-147,共2页罗秋兰 李云英 夏纪严 
著名医家李东垣的《脾胃论》是补土派的代表作,书中阐述了较为系统的脾胃内伤病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笔者研读原著后深受启发,结合鼻的生理病理特点及鼻与脾胃的联系,在临床诊治鼻科疾病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共鸣,用拙笔述之。
关键词:鼻疾病 从土治土 有清有补 《脾胃论》 
李东垣内伤热中证探析被引量:2
《新中医》2008年第10期3-4,共2页李媛 黄德超 
内伤热中证是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内伤热中证是内伤发热疾病的概括,出现在内伤诸病的中早期,围绕着阴火产生机制的不同而发展,有着完整的病理过程;狭义的内伤热中证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阐述的"热中"...
关键词:《脾胃论》 内伤发热 内伤热中证 中医病机 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运用升阳风药浅析被引量:2
《新中医》2008年第3期99-100,共2页马瑞 金桂兰 
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是其最重要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脾胃一伤,五乱互作”的观点,认为脾胃之强弱关乎五脏,故培土为第一要义,并首创“甘温除热”治法。其组方用药,偏于升阳补气。擅长运用升...
关键词:升阳风药 《脾胃论》 李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