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巨变》

作品数:408被引量:26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曾金华刘起林萨支山张卫中范家进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长城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山乡巨变》:民间风情与衰减中的文学性
《长城》2011年第1期168-169,共2页张清华 
前言革命时期的当代作家中,如果要论"民间性"或者"边缘化"文化因素的丰富程度,那除了赵树理和孙犁两位,便要数周立波了。作为一个老资格的革命文学作家,周立波在1949年之前就出版了他描写土改生活的《暴风骤雨》,而迄今为止描写这一内...
关键词:《山乡巨变》 赵树理 民间风情 文学性 《暴风骤雨》 邓秀梅 
民间社会与生活伦理:《山乡巨变》中的“不变”
《长城》2011年第1期170-171,共2页王士强 
建国以后农业合作化的过程,对于习惯了小农经济模式的中国农民来说,确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称为"巨变"毫不为过。《山乡巨变》对此的书写显示了这一时代人们的普遍心理和对于社会进步、公平的想象,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规划和导向,
关键词:《山乡巨变》 生活伦理 
多重叙事身份的缠绕与对话
《长城》2011年第1期172-174,共3页薛红云 
《山乡巨变》直到今天仍有较强可读性的原因,我想除了它在人物塑造和民风民情描写上的出色,更在于我们从文本中能够听到的不同话语之间的混合与对话。在一片歌颂声中,这部小说却由于叙事者身份的多重性而产生了某种类似"多声部"
关键词:《山乡巨变》 邓秀梅 清溪乡 外来者 周立波 政治意识形态 多重叙事 
男权观念溢出的效果:关于《山乡巨变》的情爱
《长城》2011年第1期174-176,共3页谢刚 
自《山乡巨变》问世至今,关于小说中的情爱叙事,一直鲜有论者进行分析。我以为这有值得探究之处,因为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解读《山乡巨变》,也有助于深入理解周立波创作无意识与意识形态修辞之间的关系。《山乡巨变》里写了许多对夫妇和...
关键词:《山乡巨变》 男权观念 刘雨生 男权意识 陈大春 周立波 蒲松龄 情爱叙事 创作谈 
从人物形象看《山乡巨变》的叙事复杂性
《长城》2011年第1期177-179,共3页徐梦华 
在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叙事中,《山乡巨变》可算是经历较为曲折的一部作品,小说出版伊始就因为"没有写出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广大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热情和由这种热情带来的蓬勃热烈的运动场面,没有显示出做了新社会主人的农民的...
关键词:《山乡巨变》 人物形象 清溪乡 邓秀梅 农业合作化运动 《暴风骤雨》 中间人物 《创业史》 农业合作社 
最迷人和最鲜活的
《长城》2011年第1期179-181,共3页周航 
"南周北赵",周立波与赵树理一起成为当代革命文学史上一南一北互相呼应、最富生命力的主流作家,当然首先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吻合的属性,但同时,这种殊荣又来自他们小说中格外浓郁的民间与乡土气息。如今看来。
关键词:《山乡巨变》 狐狸精 周立波 水莽藤 刘雨生 田螺姑娘 泥土气息 《暴风骤雨》 《创业史》 邓秀梅 方言土语 
嵌在政治意识形态中的言情小说——《罕木良和密哈果》
《长城》2009年第8期43-45,共3页李蕙 赖桂香 张继红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边地意识与民间精神——对云南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一种诠释”阶段性成果
短篇小说《罕木良和密哈果》选自1986年的云南风情小说选《无铃的马帮》,是驻云南的军旅作家林予写于1957年8月的作品。小说故事的背景时代是50年代傣族聚集区的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合作化是中国农村在50年代的一项重大政治运动,时间...
关键词:同类题材 爱情叙事 政治意识形态 《山乡巨变》 《艳阳天》 《创业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