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消失的时候》

作品数:37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志忠陶东风程光炜金理杨庆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方文坛》《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艺理论研究》《粤海风》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永恒之问:文明与野蛮——《晚霞消失的时候》与《三体》的比较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10期137-139,共3页陈祁艳 
《晚霞消失的时候》与《三体》这两部作品分别作为知青小说和科幻小说的代表作,都提出了文明与野蛮的对立问题。前者试图将这一问题道德化、哲学化,而后者将其抛给外星文明。本文基于对两部作品的具体分析,展示了两者在文明与野蛮这一...
关键词:文明 野蛮 《晚霞消失的时候》 《三体》 
蓦然回首的感慨与猜想——回眸关于《晚霞消失的时候》的争鸣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3期7-9,共3页樊星 
1981年,礼平的中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在《十月》第1期发表。发表以后,引出了一场争鸣。这场争鸣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引起了许多有理想青年的质疑与批判,而且引起了几位非常有影响的思想家和评论家以...
关键词:争鸣 猜想 《十月》 中篇小说 有理想 评论家 思想家 
《晚霞消失的时候》及其争议的再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3期13-15,共3页傅金祥 
《晚霞消失的时候》当年赢得读者激赏且带来广泛争议,原因在于其"离经叛道"的新锐性和先锋色彩。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它承续了"五四"文学传统并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融入世界的一脉。小说引发争议有诸多因素,且有着特定思想文化语境下的...
关键词:《晚霞消失的时候》 争议 离经叛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