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特色

作品数:1042被引量:1810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华敏焦振廉王键姜德友陈华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球中医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杂病源流犀烛》探析沈金鳌治疗咳嗽的学术特色被引量:2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11期2267-2270,共4页张继文 郭兆迪 马建岭 史利卿 李雅兰 罗景舒 刘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58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84224、7192115);东方医院“1166”人才培养项目(040204001001002012);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2017-JYB-JS-102)。
沈金鳌是清代著名医家,其代表作《杂病源流犀烛》设咳嗽专篇,汇诸家之言法古而创新。本文总结了沈金鳌对于咳嗽病因病机、临证辨治、选方用药的认识以及咳嗽病脉等。在病因病机上,外感咳嗽以风、寒、暑热、湿邪为主,强调湿邪,内伤咳嗽...
关键词:咳嗽 沈金鳌 杂病源流犀烛 名医经验 辨证论治 脏腑 因时制宜 
从《医宗必读》《里中医案》探析李中梓治喘学术特色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9期1818-1821,共4页刘颖儒 林伟兰 叶玲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J01212)。
李中梓重视经典,立论平正,提出的诸多理论对如今的临床疾病辨治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且在喘病的辨治中亦有独到见解。本文通过对李中梓《医宗必读》《里中医案》二书中辨治喘病的典型医案及相关论述进行总结、整理,以探析其治喘学术特...
关键词:喘证 李中梓 医宗必读 里中医案 学术特色 
耿建国教授妙用“寒热辨证”学术特色被引量:4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5期961-964,共4页姜楠 陈玉静 李杨帆 宋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1]272号)。
耿建国教授精研《伤寒杂病论》,在不断临证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辨证特色,其非常重视“寒热辨证”,临床善用“寒热辨证”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和危重症。耿建国教授强调中医诊治疾病应当关注人体整体的阴阳状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辨其阴阳,调...
关键词:寒热 辨证 学术 特色 伤寒论 阴阳 关系 方法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析国医大师刘志明从“阳虚血瘀”辨治病窦学术特色被引量:8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2期266-269,共4页周雨桐 张心爱 陈瑶 黄雨 刘如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293);北京薪火传承“3+3”工程—刘志明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830104)。
本文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析国医大师刘志明从“阳虚血瘀”辨治病窦的学术特色。阳化气不足,心肾阳虚为发病之本,阴成形太过,痰瘀阻滞为致病之标,治疗以温通阳气,祛除阴邪为主,采用温通心阳、温补肾阳、祛痰化瘀...
关键词:阳化气、阴成形 病窦 阳虚血瘀 国医大师 刘志明 
从《孙文垣医案》探讨新安医家孙一奎辨治腹痛学术特色
《环球中医药》2022年第6期1025-1029,共5页陈士耀 孟虎 卢新平 闫涛 李芸 毕锐 
新安医家孙一奎在《孙文垣医案》中记载了多则治腹痛验案,详细阐述了发病缘由、症状、舌脉以及临证处方等。本文通过对《孙文垣医案》中的典型医案进行列举、深挖、考证,得出孙一奎辨治腹痛的经验,即:(1)中阳不振须建立中气,重黄芪—桂...
关键词:新安医家 孙文垣医案 腹痛 临床经验 学术特色 
《顾膺陀诊余集》学术特色浅析
《环球中医药》2022年第1期72-75,共4页秦连华 陈婷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8YJA870003);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崔锡章中医文化传承工作室(京中医科字[2018]119号)。
《顾膺陀诊余集》是民国医家顾膺陀所著的医案类著作。其现存最早版本为1932年上海中华印书局铅印本。《顾膺陀诊余集》是一部能充分反映顾膺陀先生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的著作。本书所收医案101则,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病证复杂多...
关键词:《顾膺陀诊余集》 顾膺陀 民国 学术特色 医案 温病 
《伤寒杂病论》仲景腹诊学术特色探究被引量:7
《环球中医药》2022年第1期65-68,共4页董硕 周可林 陈家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630104)。
张仲景在《内经》腹诊基础上发展建立了仲景腹诊学术体系,将腹诊区域详细地划分为胸胁、胁下、心下、大腹、少腹、脐等部位,并将望、闻、问、切四诊综合运用于腹部的诊断,强调了腹诊的临床意义,将腹诊、腹证与病证、方药有机地联系起来...
关键词:伤寒论 仲景学术特色 中医腹诊 腹证 外感病 内伤病 理论研究 
《小品方》从风论治脑病学术特色探讨被引量:3
《环球中医药》2021年第11期1990-1993,共4页托托 郝同 曹克刚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9304019)。
《小品方》是一部古代著名经验方书,虽已散佚不存,今人仍可从《外台秘要》《医心方》中窥知一二。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所载方药疗效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所载方剂许多都为后世方书引用。其在脑病科运用上灵...
关键词:小品方 从风论治 脑病 黄帝内经 伤寒论 中风 风药 
杜怀棠治疗外感与内伤疾病学术特色初探被引量:5
《环球中医药》2020年第9期1568-1571,共4页林芳冰 李雁 张霞 刘国星 刘旭昭 
北京市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杜怀棠名医”传承工作室;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两室一站——杜怀棠名老中医工作室。
杜怀棠教授先后师承秦伯未教授、董建华院士,熟读经典,勤于临床,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杜老在治疗外感热病过程中,倡导寒温统一、祛邪扶正兼顾,强调驱邪务使邪有出路,扶正贵在不恋邪;在内伤杂病治疗中,贯穿“畅达气机...
关键词:畅达气机 杜怀棠 和解 寒温统一 调和脾胃 学术特色 
刘燕池养阴学术特色浅析被引量:1
《环球中医药》2020年第9期1572-1573,共2页覃骊兰 张德龙 郑伟灏 马淑然 
刘燕池教授行医近50年,具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其推崇中医理论中“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在临证时,以养阴为先,在滋养肾阴之时应当兼顾他脏之阴,强调养阴之法非独用,并将这种养阴的思想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如在治疗肝病...
关键词:名老中医 刘燕池 学术思想 养阴 临床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