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经》

作品数:104被引量:14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杨建宇李彦知孙光荣韩世辉张绍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脏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藏经》肝脏辨证理论研究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年第20期68-70,共3页沈翊康 姜婧 张钰欣 张雨菲 刘钟阳 张保春 
北京中医药新奥奖励基金【No.2018-XAJLJJ-012】。
《中藏经》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医学典籍,脏腑辨证理论是其学术内容之一。此文以《中藏经》中肝脏辨证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研究其主要内容、历史源流、学术特点以及临床应用。该理论已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形成了...
关键词:脏腑辨证 肝脏 《中藏经》 脉诊 五行 
探析《医学启源》和《中藏经》中脏腑辨证理论之差异被引量:6
《环球中医药》2020年第1期35-39,共5页任北大 熊益亮 钮月盈 程发峰 王雪茜 张保春 王庆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30102,9070905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505101)
系统论述《医学启源》与《中藏经》关于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内涵差异,明晰二者在论述上的细微差别,完善金元以前脏腑辨证理论体系,从而提高对临床诊治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在脏腑辨证基础上对十二脏腑论述分别进...
关键词:医学启源 中藏经 脏腑辨证 内容 差异 分类 易水学派 
八字辨证说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年第1期40-40,共1页黄辉 
八字辨证说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新安医学家程国彭(1662—1735)提出来分析归类病情的辨证总要和纲领。《黄帝内经》中已引人阴阳、虚实、寒热、内外、表里等概念,内含“八字”但未涉及到辨证纲领;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经辨证,“八字”...
关键词:辨证纲领 《黄帝内经》 《中藏经》 六经辨证 三阴三阳 脏腑辨证 程国彭 医学家 
《中藏经》对水肿病的认识初探被引量:6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第11期7-8,共2页曹柏龙 杨建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名老中医传承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传承工作室项目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相传为华佗及门人在古书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其内容宏大丰富。其中《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第四十三》,乃是水肿病专篇,对于水肿病的病因病机、分类、临床症候、诊断等均有详尽的论述。从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中藏经 水肿 脏腑 十一经脉 辨证 
试析《中藏经》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第1期17-18,共2页孙玉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孙光荣教授中和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
《中藏经》,旧题“汉·华佗撰”,据初步考证,是华佗的弟子或其后人辑录而成,大约成书于六朝时期,部分地保存了上古医经内容和华佗的学术思想^[1]。笔者今有幸参加“全国名老中医孙光荣中和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团队,才得以学习这...
关键词:《中藏经》 脏腑辨证 脉象 证候 
学习《中藏经》心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第24期3-4,共2页方得祚 张晓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孙光荣教授中和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国家级"非遗"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
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历来重视对中医经典《中藏经》的研究,认为本书是一部结构严谨、行文简约、蕴意深厚的中医经典著作。经过反复研读孙光荣教授关于《中藏经》讲座的课件,本人深有体会,下面谈一谈对《中藏经》的学习心得。通读《中藏...
关键词:《中藏经》 整体观念 脏腑辨证 中医思维模式 
浅析《中藏经》水肿病脉证治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第24期4-5,共2页张义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孙光荣教授中和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国家级"非遗"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
《中藏经》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对水肿病的病因及诊疗做出了全面的分析,以十水论治,从水肿的病因、症状、治法、预后等方面做了精要的论述,其思想对本病的诊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肿 《中藏经》 脏腑辨证 
《中藏经》在脏腑辨证体系形成中的地位被引量: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第24期5-6,共2页刘占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孙光荣教授中和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国家级"非遗"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
脏腑辨证起源于《内经》、《金匮要略》,形成于《中藏经》,完善于金元时期张元素,形成了理、法、方、药完整的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其中,《中藏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中藏经》 脏腑辨证 中医理论 
《中藏经》脏腑辨证八纲概略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第24期11-11,共1页薛武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孙光荣教授中和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北京第四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项目
脏腑辨证在《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已具萌芽,但真正使之系统化,应当说肇始于《中藏经》。《中藏经》是华佗的弟子或其后人辑录而成,它的最大成就,就是以脏腑脉证为中心,广搜而精选上古医籍之中论阴阳、析寒热、分虚实、辨...
关键词:《中藏经》 脏腑辨证 八纲 经典温课 
《中藏经》脏腑辨证特点探析被引量:2
《中医文献杂志》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王丽慧 
上海市教委课题"唐以前辨证方法的学术发展史"(编号:05CZ37);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编号:T0305)资助
《中藏经》对脏腑的重视首先体现在它对病证的划分上,其以脏腑分证的手法主要有三。而更重要的是该书具体的脏腑辨证方法:脏腑辨证首论阴阳;虚实寒热,脏腑有别;外感内伤,辨从脏腑;以脏气为根本判别预后。
关键词:中藏经 辨证方法 脏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