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品数:317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曹溢常江吴志雄钱立功黄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漳平市永福镇政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人民日报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党的建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严整治党内好人主义之风
《党的建设》2019年第8期64-64,共1页
《中国纪检监察报》近日刊登李毅的文章说,好人主义对党内政治生活具有十分恶劣的影响。一方面,它助长怠惰之风。醉心于“太平无事”、争做“太平官”是信奉好人主义者的特性,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既不愿承担责任也不愿投身实践,生怕因为自...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 好人主义 《中国纪检监察报》 整治 承担责任 日常工作 他人 
中纪委机关报批“贪恋头等舱干部”不该享受的特权想都别去想
《党的建设》2019年第5期64-64,共1页
《中国纪检监察报》日前刊登张琰的文章说,前不久,人民银行系统的一则通报中提到: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张萌,在任成都印钞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期间,“超标准乘坐飞机头等舱66次、公务舱1次,超标金额190110元”。翻看近两年“...
关键词:中纪委 《中国纪检监察报》 人民银行系统 特权 享受 干部 报批 机关 
领导干部退休前后尤须警惕被引量:1
《党的建设》2018年第9期63-63,共1页
《中国纪检监察报》日前刊登米博华的文章说,前些年有“59岁现象”的说法,意谓有些领导干部,在即将退休前抓紧掌权最后时机疯狂敛财,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种现象警示人们,退休前后与贪腐行为的某种关联性值得注意。
关键词:领导干部 退休 《中国纪检监察报》 59岁现象 违法犯罪 关联性 
人品是考察干部的重要视角
《党的建设》2018年第6期63-64,共2页
《中国纪检监察报》日前刊登米博华的文章说,考察干部不仅要“知其大节”,也应该观察人品细微之处,把人品作为识人的重要视角。文章说,有些重大问题恰恰是从为人处世细节中暴露的。
关键词:人品 干部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为人处世 文章 
中央纪委信访室:重点督办扶贫领域信访举报
《党的建设》2017年第6期56-56,共1页张磊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消息:今年,中央纪委信访室将认真排查梳理涉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信访举报,对反映强烈、问题典型、线索具体的加强督办,特别是对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的信访举报进行重点督办。
关键词:信访举报 中央纪委 督办 扶贫 《中国纪检监察报》 腐败问题 不正之风 违纪问题 
自由主义与党的纪律背道而驰
《党的建设》2017年第2期64-64,共1页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申平的文章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稳步推进。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发起了牢骚,说“不如以前自由了”。他们的“不自由”源自哪儿呢?上班,不能迟到早退了;公款,不能大吃大喝了;会所,不能随意...
关键词:自由主义 党的纪律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不自由” 稳步推进 从严治党 党员干部 纪律要求 
权力出了笼子,人就会进入“笼子”
《党的建设》2016年第5期64-64,共1页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桑林峰的文章说,权力失范,公权私用,这是腐败发生的原理。专家指出,腐败的本质是滥用公共权力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领导干部如果在权力面前丧失立场、触碰底线,用权唯私、用权随意、用权霸道。最终只能是...
关键词:公共权力 《中国纪检监察报》 领导干部 小集团 腐败 公权 
机制是干事创业的指挥棒
《党的建设》2016年第5期64-64,共1页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辛士红的文章说,项目批了,资金拨了,可工程依然遥遥无期;饭不吃了,礼不收了,可该办的事依然办不了……如何纠治这些司空见惯的庸政懒政怠政现象?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要求,完善激...
关键词:指挥棒 《中国纪检监察报》 创业 廉政工作 问责机制 决策部署 国务院 李克强 
让权力监督无盲区
《党的建设》2016年第4期63-63,共1页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特约评论员文章说,从纪律审查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脱离组织监督,放松党性要求和纪律约束,与“八小时以内”的表现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副脸谱”。
关键词:权力监督 《中国纪检监察报》 盲区 党员领导干部 纪律约束 评论员文章 组织监督 表现形成 
莫做“腐败亚文化”信徒
《党的建设》2016年第3期63-63,共1页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陈治治的文章说,审视“腐败亚文化”,既要高度警惕“其害猛于虎”,也要客观析其成因,捋清来龙去脉,用历史眼光观照现实。
关键词:亚文化 腐败 《中国纪检监察报》 信徒 历史眼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