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玛原型

作品数:46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颖邢斌彭江浩傅守祥胡斌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教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新闻研究导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阿尼姆斯原型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论《非诚勿扰》中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
《当代小说(下半月)》2011年第2期50-50,共1页于峰 
荣格在分析人的集体无意识时,提出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种重要原型。而电影《非诚勿扰》便是对这两种原型的恰当诠释。
关键词:无意识 阿尼玛原型 阿尼姆斯原型 
论于连的阿尼玛原型被引量: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杨晓莲 张琨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的理论视角来观照《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于连性格中的极度敏感、容易激动、软弱胆怯、多疑犹豫等等一系列女性化的倾向,证实了于连具有极为突出的阿尼玛原型,这也是造成其悲剧的一个主要原因。文章同时也指出,于连...
关键词:于连 《红与黑》 阿尼玛原型 阿尼姆斯原型 女性化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人物——试论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双性气质”被引量:6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52-56,共5页傅守祥 
西方现代心理学和宗教女性主义所标举的“双性气质”理论 ,对理解《红楼梦》主旨及其人物形象有着崭新的意义。以王熙凤和贾宝玉为个案 ,着重分析了“女性的男性气质”和“男性的女性气质” ,认为《红楼梦》所塑造的人物具有超越时代超...
关键词:双性气质 社会性别角色 阿尼玛原型 阿尼姆斯原型 魅力 
似曾相识燕归来──情人原型的《红楼梦》分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49-53,共5页杨朴 
贾宝玉与林黛玉见面好像久别重逢一般,是曹雪芹对性美、性感、性魅力的特别强调;情人原型的显示是爱情意义、爱情本真状态的敞开。贾宝玉与薛宝钗见面,玉和锁的出现,则是封建专制、伦理的象征,它暗示着他们的“良缘”是一种预先规...
关键词:阿尼姆斯原型 贾宝玉 阿尼玛原型 《红楼梦》 林黛玉 曹雪芹 “金玉良缘” “木石前盟” 人类心灵 爱情悲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