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陶系潜山

作品数:39被引量:46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潘文庆张宝民韩杰罗春树韩剑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学报》《石油学报》《科学通报》《石油地质与工程》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油气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冀中坳陷奥陶系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成藏模式被引量:4
《地学前缘》2023年第1期45-54,共10页张锐锋 田建章 黄远鑫 田然 任艺 边滢滢 王元杰 陈令 卢山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华北油田持续有效稳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E-15)”。
冀中坳陷潜山是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奥陶系潜山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控藏因素复杂,因此一直制约着油气勘探的新发现。基于大量岩心、薄片、测井、地震及地球化学数据和地质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导杨税...
关键词:冀中坳陷 杨税务潜山 奥陶系 储层类型 油藏模式 
廊固凹陷奥陶系潜山不整合输导特征与油气优势运聚方向被引量:5
《地质学报》2021年第8期2575-2589,共15页杨德相 李振明 田建章 王元杰 李凯茜 张传宝 明锦 贾颖超 边滢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华北油田持续有效稳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7E-15);华北油田公司校企合作课题(编号HBYT-YJY-2018-JS-177)联合资助的成果。
不整合是廊固凹陷奥陶系潜山油气运移的重要输导通道和聚集部位,研究不整合分布及其输导特征对明确该区油气优势运移方向以及寻找有利勘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廊固凹陷奥陶系潜山顶面不整合的类型及分布规律、纵向结构特征为基础,对潜...
关键词:不整合特征 输导通道 油气优势运移方向 河西务潜山带 廊固凹陷 
安次地区奥陶系潜山裂缝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4期23-32,共10页薛辉 韩春元 肖博雅 赵文龙 李文战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7E-15)
针对安次地区奥陶系潜山储层非均质性强、井间生产差异性大等问题,利用岩芯、薄片及测录井等资料,对研究区内裂缝类型、发育程度及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工区内发育构造缝、溶蚀缝和成岩缝3类,其中,构造缝最为发育,以NE走向的高角度缝为主...
关键词:裂缝特征 发育程度 裂缝有效性 富集成藏 奥陶系潜山 
轮古西奥陶系潜山洞穴型岩溶储层发育特征与充填规律被引量:10
《海相油气地质》2012年第2期70-74,共5页李世银 罗春树 邓兴梁 李保华 常少英 王轩 裴广平 
洞穴型岩溶储层是塔里木盆地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多数高效井均钻遇大型洞穴型岩溶储层。依据轮古西奥陶系潜山大量单井资料分析,洞穴型岩溶储层可分为充填洞穴、半充填洞穴和未充填洞穴三种类型。结合古地貌...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轮古油田 奥陶系 古潜山油气藏 岩溶型油气藏 储层特征 
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岩溶塌陷体识别、储层特征及油气勘探前景被引量:29
《石油学报》2012年第4期570-580,共11页王拥军 张宝民 董月霞 刘国勇 付卓文 单秀琴 张静 刘静江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青年创新基金(2010-B-16-03);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项目(2010-JS-94)资助
渤海湾盆地南堡油田发现井——老堡南1井测试获700 m3/d高产工业油流,标志着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截至2011年底,已累计产油18.62×104 m3、气6 175.35×104 m3。综合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有利储集体是受多期构造...
关键词:岩溶塌陷体 识别标志 储层特征 溶蚀机理 碳酸盐岩 南堡凹陷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油气地质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32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年第1期51-59,共9页王拥军 张宝民 王政军 王旭东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10-B-16-03)资助
2004年,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南堡凹陷老堡南1井奥陶系潜山测试获日产700m3高产油流,南堡油田被发现。综合岩心、钻井、地震及测井等多种资料,分析探区油气地质特征,对影响油气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总结。研究表明:①南堡凹陷奥陶系潜...
关键词:奥陶系潜山 碳酸盐岩储层 油气地质特征 成藏主控因素 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塔河-轮南油区奥陶系潜山油气藏特征被引量: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第6期762-767,共6页庞雯 江同文 郑浚茂 史鸿祥 
塔河-轮南油区奥陶系为潜山型油气藏,潜山形成于古生代、定型于中生代,经过多期构造抬升、剥蚀作用,潜山构造作用、岩溶作用比较发育,由构造、岩溶作用形成的缝洞系统构成奥陶系储层。中部、西部以风化壳岩溶作用为主,东部以深部岩溶作...
关键词:缝洞系统 岩溶作用 重质油 凝析气藏 潜山 塔河-轮南油区 
塔里木盆地轮西地区奥陶系潜山油藏成藏过程及聚集模式被引量:13
《科学通报》2007年第A01期174-184,共11页赵孟军 潘文庆 韩剑发 柳少波 秦胜飞 张宝民 
"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批准号:2001BA605A-06)资助
轮西地区奥陶系溶缝洞型潜山油藏中的原油以重油为主,为源自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和中、下奥陶统烃源岩的混合油,经历了以侧向运移和聚集为主的加里东晚期-早海西期油气聚集和破坏,即有沿断裂向上调整又有侧向运移和聚集的海西晚期油...
关键词:油气来源 储层沥青 包裹体 聚集模式 塔北隆起 
轮南古隆起奥陶系潜山油气成藏机理被引量:53
《石油学报》2007年第2期44-48,共5页何君 韩剑发 潘文庆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4BA616A-02)"塔里木盆地大型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资助
轮南奥陶系大型古潜山具有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特点,但由于风化壳碳酸盐岩储集体非均质性极强,流体十分复杂,油气藏类型特殊,勘探难度很大。利用石油地质、地球物理、有机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该区潜山烃源岩、储集体、输导体系...
关键词:轮南地区 奥陶系 古潜山 烃源岩 碳酸盐岩储集体 输导体系 油气成藏模式 
冀中坳陷斜坡带奥陶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被引量:32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年第2期191-196,共6页苏立萍 罗平 邹伟宏 史卜庆 郑宪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G1999043311)资助.
研究工作依据实际资料和新的地质认识,对冀中坳陷文安斜坡和杨村斜坡奥陶系潜山带的构造格局及古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剖析。该区发育有正向和反向正断层,奥陶系地层形成一个地垒状潜山带,上覆石炭—二叠系地层,具有新生—古生—...
关键词:冀中坳陷 奥陶系 油气藏 形成条件 成藏条件 喜马拉雅期 岩溶作用 活动断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