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体

作品数:511被引量:66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务军胡士强张大旭黄在银孙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化学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亚微米去顶角八面体LiNi_(0.08)Mn_(1.92)O_(4)正极材料制备及高温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0
《化学学报》2021年第12期1526-1533,共8页梁其梅 郭昱娇 郭俊明 向明武 刘晓芳 白玮 宁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51972282,U1602273)资助.
采用低温固相燃烧法快速制备了一种具有{111}、{110}和{100}晶面的去顶角八面体LiNi_(0.08)Mn_(1.92)O_(4)(LNMO)正极材料,其高暴露{111}晶面可以减少充放电过程中Mn的溶解,面积相对较小的{110}和{100}晶面可增加Li^(+)快速扩散的通道....
关键词:LiMn_(2)O_(4) Ni掺杂 正极材料 高温电化学性能 去顶角八面体 固相燃烧法 JAHN-TELLER效应 Mn溶解 
八面体纳米笼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被引量:3
《化学学报》2012年第19期2012-2015,共4页林祖金 林熙 曹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Nos.2011CB932504;2012CB821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91022007;21003128和20901078);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No.2006L2005);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课题的资助~~
利用半刚性的三足羧酸配体1,3,5-tris[3-(carboxyphenyl)oxa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 acid(H3TBTC)与金属离子自组装成功合成了两例八面体纳米笼构建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Zn3TBTC2(DMA)(H2O)]3DMA 3H2O}n(1),{[Cd3TBTC2(DMA)...
关键词:金属-有机框架 配位聚合物 纳米笼 半刚性配体 气体吸附 荧光 
八面体纳米钼酸钡的制备及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测定被引量:5
《化学学报》2011年第21期2637-2640,共4页王路得 王腾辉 郭云霄 黄在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96300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Nos.0832078;0991085)资助项目
根据热力学势函数法建立纳米钼酸钡与块体钼酸钡标准摩尔生成焓之间的关系,利用原位微量热技术获取纳米钼酸钡与盐酸反应的反应热,以已知的块体钼酸钡的标准摩尔生成焓-1507.5 kJ?mol-1为参考标准,求得由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八面体纳米...
关键词:标准摩尔生成焓 热力学势函数法 反相微乳液法 纳米钼酸钡 微量热技术 
钯/掺杂锰氧八面体分子筛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被引量:6
《化学学报》2009年第24期2809-2814,共6页杨小俊 吴元欣 韩金玉 袁华 杜治平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08CDA009);武汉市科技计划(No.200810321149)资助项目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Ce3+,Cu2+,Pb2+,Ag+,Fe3+掺杂锰氧八面体分子筛,负载钯后用于一步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Pd/Cu-OMS-2催化活性最高,DPC收率为12.1%.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关键词:碳酸二苯酯 氧化羰基化 锰氧化物 八面体分子筛 
Fe_3O_4八面体微晶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4
《化学学报》2007年第20期2336-2342,共7页焦华 杨合情 宋玉哲 武小燕 陈迪春 王明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57307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No.20060718010)资助项目.
在乙二醇与水(VC2H6O2/VH2O=5∶8)的混合溶剂中,通过K4[Fe(CN)6]与NaOH在200℃水热反应12h,制备了Fe3O4的八面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在室温下测试了它的磁学性能,结果表明,Fe3O4八面体为单晶...
关键词:水热法 八面体 FE3O4 磁学性能 
氧化铟八面体、纳米带、锯齿状纳米线和纳米链的可控合成被引量:7
《化学学报》2007年第22期2611-2617,共7页董红星 杨合情 尹文艳 杨文玉 王林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57307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No.20060718010)资助项目.
在N2/H2O混合气流中将硅片上金覆盖的金属铟颗粒加热到800℃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In2O3纳米结构,在距铟源不同距离处依次得到In2O3的八面体、纳米带、锯齿状纳米线和纳米链.采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IN2O3 八面体 锯齿状纳米线 纳米链 可控合成 
六核钴原子簇化学——Ⅲ.一些含Co_6八面体簇骼的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质
《化学学报》1992年第7期654-660,共7页洪茂椿 江飞龙 黄致盈 雷新建 刘汉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R_3P)_(4-n)CoX_n(R=Ph,Et等;X=Cl,Br;n=1,2)与Na_2E_x(E=S,Se;x=1,2)在DMF或DMF/乙醇介质中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六核钴的原子簇化合物Co_6(μ_3-E)_8(PR_3)_6.这些化合物含有正规的或畸变的Co_6八面簇骼.化合物可以用I_2氧化生成正一价...
关键词:六核钴簇合物 八面体簇骼 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