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针后

作品数:386被引量:1074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梦杰黄小梅张海燕李晓惠刘菊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青县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静脉输液拔针后止血效果观察被引量:1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第5期210-210,共1页娄晓男 庞洪荣 
目的:探讨不同止血方法对保护血管的效果。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100人。A组:人工按压针眼;B组:绷带纱布块固定按压针眼;C组:抬高输液部位(上肢)。结果:B组绷带沙布块固定按压针眼,血管外渗率较少;而C组抬高静...
关键词:静脉输液 止血效果 观察 
静脉输液拔针后疼痛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年第24期214-214,共1页单晓芳 肖艳华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给药方法,在多途径治疗中占有不容置疑的首要位置,而且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信赖。但是静脉输液拔针方法不当,会使患者疼痛及出血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影响护患关系和再穿刺成功率,现将静脉输液拔...
关键词:静脉输液拔针 疼痛原因 原因分 拔针后 多途径治疗 穿刺成功率 给药方法 拔针方法 
浅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部位和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7年第19期164-164,共1页李菊芬 
目的:研究观察3种浅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部位和方法造成局部皮下瘀血、青紫、红肿的发生率。方法:随机将门诊1921例留观患者分为3组,分别用教科书法、刘铭墉方法和沿穿刺血管长轴按压方法按压,对3组方法按压后产生的局部皮下出血、青紫...
关键词:静脉穿刺 按压 皮下血肿 
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淤血原因的探讨被引量:1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5年第10期95-95,F003,共2页王亚玲 李芳兰 
资料:对2002年1~12月内科住院病人2355人、高考体检学生506人及糖尿病普查者700人共3561例,其中56例发生皮下淤血,占1.57%,男16例,女4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3岁,17~22岁12例,40~55岁19例,55岁以上25例。
关键词:皮下淤血 静脉穿刺 拔针后 内科住院病人 2002年 高考体检 5岁以上 糖尿病 
如何预防静脉拔针后皮下青紫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4年第8期69-69,共1页李飞 王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静脉穿刺拔针后局部形成皮下青紫,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几点预防静脉拔针后皮下青紫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预防措施 护理工作 静脉拔针 皮下青紫 穿刺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