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

作品数:361被引量:5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韩占文邓昭镜徐仁新胡景耀程再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超新星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宇宙里的一把“量天尺”——漫谈Ia型超新星
《大学科普》2024年第4期72-75,共4页全昌力 
本文主要介绍视星等和绝对星等概念,以及利用距离模数公式进行天体测距的基本原理,并说明Ia型超新星可作为宇宙“标准烛光”的多方面原因。随后还对Ia型超新星形成过程进行讨论,指出电子简并压是支撑白矮星的核心力量,利用统计物理和简...
关键词:IA 型超新星 天体测距 白矮星 星等 
星核旋转会变慢?
《环球科学》2023年第5期92-92,共1页斯蒂芬妮·帕帕斯 赵剑琳(翻译) 
科学家发现,恒星的隐藏内层中互相放大的磁场和湍流减缓了恒星核心的旋转。当恒星诞生时,它的核心会随质量增加而不断收缩。当恒星死亡时,由于燃料耗尽,核心会再次收缩,并开始缩成白矮星、中子星,甚至是超新星爆炸中的黑洞。在这两种情...
关键词:超新星爆炸 白矮星 中子星 黑洞 恒星 收缩 旋转 
超新星爆发幸存者
《环球科学》2022年第22期13-13,共1页
2012年,临近星系中一颗暗淡的白矮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超新星爆发了。这次爆发属于Ia型超新星爆发,这是宇宙中众多恒星的共同结局。伴随着剧烈的核反应,原本的天体被彻底摧毁。但这次的结局却不大一样,年老的白矮星自内向外爆炸,威力和...
关键词: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遗迹 白矮星 IA型超新星 星系 幸存者 尘埃 核反应 
超软X射线源研究有新发现
《机床与液压》2022年第4期126-126,共1页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发现超软X射线源天箭座V的连续轨道光变曲线存在奇特的无规律变化,首次揭示了射线源周围很可能存在分布不均匀的星周物质和不规则的物质损失;分析了其中心密近双星系统的轨道周期变化,给出了物质转移率的...
关键词:云南天文台 超新星爆发 密近双星 白矮星 光变曲线 主序星 吸积盘 中国科学院 
恒星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规律被引量:1
《产业创新研究》2021年第14期66-70,78,共6页钟萃相 
恒星的演化是天体物理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笔者通过研究卫星、行星和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试图揭示从恒星形成到恒星衰老死亡再到恒星复活的规律。
关键词:主序星 红巨星 白矮星 超新星 中子星 黑洞 
裂变链式反应可能引爆超新星
《物理》2021年第5期355-355,共1页周书华(编译) 
最近一个新的想法认为,白矮星爆炸成为超新星是由星球的原子弹引爆的。这想法与教科书的解释不同,后者的解释认为该过程与恒星吸收相伴恒星质量导致的不稳定有关。研究人员认为在星核冷却过程中铀的结晶可导致失控的核裂变。这种裂变"炸...
关键词:超新星 恒星质量 白矮星 裂变链式反应 核裂变 核聚变 核冷却 轻元素 
揭开四百岁星爆的秘密
《天文爱好者》2021年第2期44-49,共6页何锐思 程思淼(译) 
“钱德拉”拍摄的第谷超新星遗迹。在遗迹的左下部有一个X射线发射弧(蓝色)。一些证据表明,这个弧形结构可能源于一颗白矮星爆炸后,将伴星表面的物质吹离时所产生的激波。
关键词:白矮星 弧形结构 第谷超新星 钱德拉 伴星 遗迹 
观测超新星残骸
《环球科学》2020年第1期17-17,共1页雷切尔·伯科维茨 董子展曦(翻译) 
当一颗白矮星从附近轨道上的伴星中吸取到足够多的物质时,就会发生la型超新星核聚变。这个过程会喷射出新合成的元素,并与星际气体混合,最终形成恒星和星系。但是,天体物理学家始终不清楚引发这一过程的具体条件。伊沃 赛腾扎尔(Ivo Sei...
关键词:超新星 星际气体 天体物理学家 白矮星 堪培拉大学 甚大望远镜 动态图 澳大利亚 
不死的恒星
《大科技(科学之谜)(A)》2019年第1期17-19,共3页赤纬 
恒星并不恒久,它们都有着一定的寿命。但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可不断死而复生的恒星,它是怎么做到的?就像我们人类—样,恒星也有一个出生,然后经历一个生命周期,最终走进死亡。不过,恒星的寿命要长得多,从几百万年到几万亿年不等。一颗恒...
关键词:恒星 死亡方式 行星状星云 天文学家 生命周期 质量 白矮星 超新星 
“天鹅座超新星”原来是白矮星和褐矮星相撞造成的
《天文爱好者》2018年第11期15-15,共1页步天阁 
1670年7月,有人在天鹅座发现了一颗新星,一颗原来没有的星,一下亮得像北斗七星中的星,而后慢慢变暗,又出现,最后消失不见。这颗新星开始被称为天鹅座超新星。这个事件发生后留下了残骸,如今被称为狐狸座CK(CK Vulpeculae)。
关键词:天鹅座 超新星 褐矮星 白矮星 相撞 北斗七星 狐狸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