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

作品数:416被引量:1320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郭丽娜刘吉成丛欢屠鹏飞杜程芳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方剂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知母治疗皮肤病经验被引量:1
《湖南中医杂志》2020年第2期90-90,120,共2页
知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味苦,性寒,入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滋阴退蒸、生津止渴。《神农本草经》曰:"(知母)主消渴热中,除邪气。"《本草纲目》曰:"(知母)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
关键词:白鲜皮 皮肤病 
五皮五藤饮缓解热痹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年第8期48-48,共1页蒲昭和 
青风藤、海风藤、夜交藤、钩藤、天仙藤各25克,丹皮30克,白鲜皮、海桐皮、桑白皮、地骨皮各20克。水煎服,每日3次,10剂1疗程,可服2~3个疗程。本方可缓解热痹、类风温关节炎之疼痛、肿胀等。
关键词:五皮五藤饮 热痹 缓解 青风藤 海风藤 夜交藤 天仙藤 白鲜皮 
孙光荣清带坐浴方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年第8期33-33,共1页翟凤霞 凌霞 
蛇床子15 g,百部根12 g,白花蛇舌草15 g,白鲜皮10 g,地肤子10 g,蒲公英10 g,煅龙骨15 g,煅牡蛎15 g,金银花10 g,川萆薢10 g,生薏苡仁10 g,芡实仁10 g,生甘草5 g。上方,水煎,乘热熏洗。早晚各1次,每次5-10分钟。
关键词:孙光荣 坐浴 白花蛇舌草 蛇床子 白鲜皮 地肤子 蒲公英 煅龙骨 
治疗脚癣验方
《中国民间疗法》2017年第6期12-12,共1页刘靖薇 
组方:白鲜皮30g,苦参20g,百部30g,五倍子30g,威灵仙15g,海桐皮15g,土槿皮15g,茵陈蒿30g。
关键词:验方 脚癣 治疗 白鲜皮 五倍子 威灵仙 海桐皮 土槿皮 
带状疱疹
《健康生活》2016年第5期23-23,共1页
王敏淑组成米壳5克,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各10克,连翘12克,板蓝根、蒲公英、灵磁石、生龙骨、生牡蛎、延胡索各15克,银花20克。功效清热解毒,重镇止痛。主治带状疱疹,属热毒蕴结型。
关键词:带状疱疹方 热毒蕴结型 清热解毒 白鲜皮 蛇床子 地肤子 板蓝根 蒲公英 
治斑秃验方
《家庭中医药》2015年第1期49-49,共1页官立刚 
1.白鲜皮30克,鲜侧柏叶30克,骨碎补1 5克,生山楂1 5克,白芷10克,加95%酒精500毫升浸泡1周,去渣取液,涂于患处,每日1-2次。 2.鲜骨碎补或生姜切片,涂擦患处,以局部有热感为度,每日3次。
关键词:验方 斑秃 鲜侧柏叶 骨碎补 白鲜皮 生山楂 
黄连湿疹膏组方机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3年第10期1785-1786,共2页林玲 胡耶芳 沈洁 
广西科技厅2011年度计划课题(编号:01025321)
黄连湿疹膏以黄芩、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为主,配合防风、白鲜皮祛风解毒、燥湿止痒,同时选用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片配伍对抗过敏,根据患儿个体差异临用临配。
关键词:黄连湿疹膏 黄连 黄芩 黄柏 白鲜皮 防风 马来酸氯苯那敏片 
祛毒止痒汤
《医药前沿》2010年第2期41-41,共1页
我身痒起红斑几天,极其难受,上医院检查,诊前因咽痛、咳嗽服磺胺。医院体检结果为:背、双手腕、指背见数片直径为1~4cm之圆形水肿性红斑。诊断:同定性红斑型药物性皮炎。
关键词:祛毒止痒汤 白鲜皮 清热解毒 蒲公英 苦参 红斑 泽泻 连翘 体检结果 生地 
龙胆泻肝汤退疹止痒妙用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5年第7期57-57,共1页李宁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 妙用 止痒 白鲜皮 基础方 
《健康生活》2005年第4期29-29,共1页罗桂山 
[处方1]石膏20克,浮萍15克,生地20克,丹皮8克,白鲜皮10克,蝉蜕3克,银花10克,连翅10克,苍耳子10克,荆芥穗5克,甘草5克。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处方2]板蓝根40克,土茯苓20克,当归15克。
关键词: 白鲜皮 荆芥穗 苍耳子 土茯苓 处方 石膏 当归 连翅 板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