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社

作品数:220被引量:14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范杨陈恬李晓春吴艳周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新疆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之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基于口述考察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隆尧秧歌戏七十年发展轨迹与现状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21年第12期35-36,共2页李涛 藏明 王志辉 
2017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级‘非遗’隆尧秧歌戏传承人口述史考察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7YS052。
隆尧秧歌戏在解放前,是以私营戏班的性质存在的。1949年以后,经历了国营戏班以及私营戏班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隆尧秧歌戏发展流变的七十多年以来,“口述史考察”是研究其发展历史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本课题组深入隆尧县进行田野调...
关键词:隆尧秧歌戏 班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述史 
从湖口青阳腔班社的演变看江西民间戏班的接受与传播
《戏剧之家》2020年第34期24-25,共2页储瑶 
2015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江西民间戏班的艺术形态》部分成果,项目编号:YS1504。
本文以九江湖口文桥乡梅圈子村青阳腔班社为例,论述青阳腔班社对弋阳腔和民歌时调及其它戏剧样式的集体无意识接受方式和湖口青阳腔班社的道德传扬问题。
关键词:湖口青阳腔班社 江西民间戏班 接受 传扬 
广昌孟戏班社的娱神乐人特质——基于广昌孟戏班社祭祀“三元将军”的田园调查
《戏剧之家》2020年第33期45-46,共2页储瑶 
2015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江西民间戏班的艺术形态”部分成果,项目编号:YS1504。
祭祀神灵是表达民众祈求平安、招财纳福等美好愿望的心灵慰藉方式,也是民间戏班一直保持强劲生命力的主要缘由。这种祭祀性本质在班社中表现为娱神乐人特质,也正是娱神乐人特质使祖先与后辈的思想交流得以延伸,也使民间文化得以长久保留。
关键词:孟戏班 祭祀性本质 娱神特质 乐人特质 
民国中期(1927-1937)四大申曲班社的蓬勃发展
《戏剧之家》2020年第21期12-13,共2页李晓春 
民国中期,以文月社、施家班、新雅社、子云社等四大班社为核心的申曲职业班社不断增加壮大,在演出实践中共同推进了申曲向综合性戏剧进一步的嬗变与发展。
关键词:四大班社 主要特点 
上海租界中的戏曲女班
《戏剧之家》2015年第9期57-58,共2页罗亚丽 
戏曲女伶从来都是被世人所鄙视与轻视的,曾一度绝迹于戏曲舞台上。但自清中期上海设立租界始,戏曲女伶又逐渐活跃起来,为戏曲增添了新颖别致的班社形式、多样化的表演,也为女性地位的提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女班 上海租界 戏曲班社 女性地位 
乡村礼俗与民间班社——武汉市业余楚剧团“小菊花”的田野考察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10年第6期30-36,共7页叶萍 
一个剧种的兴衰取决于社会现实环境,往往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活动乃至社会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剧团是戏曲演出活动的基本单元,是该剧种生命得以延续的承载者。不同剧团的演出活动。反映出不同生存境况下的剧种生命状态。
关键词:田野考察 剧团 武汉市 菊花 业余 班社 民间 礼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