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

作品数:683被引量:15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静芳袁瑾兰蕾王璟吴世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京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苍凉之上的悲剧人生——顾曼璐形象简析
《文教资料》2014年第30期78-80,共3页邱媛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带有浓郁的悲剧意蕴。在小说《半生缘》中最具有悲剧性代表的莫过于顾曼璐这个人物形象,她的整个人生都充满了悲剧性:亲情悲剧;爱情婚姻悲剧;人性道德悲剧。研究其人生悲剧对于探讨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半生缘》 顾曼璐 悲剧人生 
名花倾世为谁累——《半生缘》、《茶花女》交际花形象之比较分析
《文教资料》2010年第18期191-193,共3页鞠俊 
本文通过解读张爱玲的代表作《半生缘》中的交际花顾曼璐与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巨匠小仲马的力作《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的悲剧人生,比较了她们的之间的异同。她们同样曾经纯洁美丽、身世悲惨,同样拥有痛彻心扉的爱情却又最终生离死别,...
关键词:交际花 中法婚姻观 姐妹情谊 男女作家视角 
张爱玲与南京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第1期136-139,共4页陈绪石 
张爱玲的南京之行是她南京书写的前提。在《半生缘》,她成功地叙述南京城的品格、南京人的个性。赞赏南京人对爱的态度,反映出上海人张爱玲作为受伤的女性,她渴求真挚的爱。与上海——香港写作模式不同,《半生缘》里的南京有香港不具备...
关键词:南京 《半生缘》 创作新领域的开拓 
说不尽许鞍华
《电影》2004年第3期34-36,共3页刘琳 
许鞍华,1947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在澳门与香港长大。1972年,她获香港大学英国文学系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后赴伦敦电影学院电影专业学习。1975年学成返港后,先后在香港无线电视台和香港电台电视部工作,导演了多部电视作品。
关键词:许鞍华 电影导演 人文关怀 电影创作 商业性 艺术性 人性 《狮子山下》 《倾城之恋》 《半生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