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改性

作品数:203被引量:60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欧星陈庆张宝吴锋王梓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电气工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包覆硅碳复合锂电池负极材料研究
《化学与粘合》2025年第2期136-137,158,共3页栾厚成 孙超群 安玉良 谢驰 孔汉文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项目(编号:2021921035);沈阳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基金(编号:20210302)。
采用酚醛树脂作为碳源对硅进行预包覆处理,将预包覆硅颗粒与石墨电极粉料球磨混合,制备出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RD和SEM对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进行结构形貌表征,结果表明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硅颗粒均匀镶嵌在石墨颗粒表面,此结构...
关键词:负极材料 包覆改性 硅碳复合 
MoS_(2)尖晶石包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年第3期1087-1096,共10页周德清 蔡艺嘉 张子芩 周丽萍 胡思江 黄有国 王红强 李庆余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24GXNSFFA010003)。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比容量较高,是发展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存在过渡金属离子迁移和晶格中氧的不可逆反应等问题,导致电极材料低的首次库仑效率、严重的电压衰减和较差的循环稳定...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 包覆改性 尖晶石相 次表面结构 
LiFe_(x)Mn_(1-x)PO_(4)(0<x<1)电池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提升路径:从失效机制到综合优化策略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年第3期965-983,共19页吉帅静 王军伟 杜宝帅 徐丽 楼平 管敏渊 汤舜 程时杰 曹元成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管理科技项目资助(退役磷酸铁锂电池低成本绿色再生利用关键技术5419-202199554A-0-5-ZN)。
在锂离子电池于电动汽车及储能领域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磷酸锰锂铁(LiFe_(x)Mn_(1-x)PO_(4),0
关键词:LiFe_(x)Mn_(1-x)PO_(4)(0 失效机制 JAHN-TELLER效应 掺杂改性 包覆改性 电解质策略改性 
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TiO_(2)包覆改性
《矿冶》2024年第6期852-858,共7页张为宁 胡兴宇 刘亚飞 陈彦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E0202800,2018YFE0121100)。
为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Ni_(0.5)Mn_(1.5)O_(4)(LNMO)的电化学性能,以Ni 0.25 Mn 0.75(OH)_(2)为原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NMO,研究了TiO_(2)包覆及热处理温度对LNMO的物理化学指标、形貌、晶体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_(0.5)Mn_(1.5)O_(4) TiO_(2)包覆 “正极/电解液”界面 
高镍NCM811正极材料的储存性能研究
《电池工业》2024年第6期293-298,共6页苏柏涛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凭借其卓越的能量密度优势,在商业应用中展现出广泛前景。随着镍含量(质量分数)的增加,虽然比容量得以提升,但材料的残碱量也随之增加,这对制浆加工性能及电池安全(如胀气问题)构成了挑战。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高镍三元正...
关键词:正极材料 包覆改性 高镍三元 水洗 储存性能 
高比能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改性研究进展
《化工学报》2024年第11期4020-4036,F0002,共18页胡成志 王国贤 唐伟建 李阿飞 陈章贤 杨则恒 张卫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78107,91834301);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2021-442);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202423h08050005);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2e03020004);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3-097);安徽高等研究院校企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项目(W2024JSKF0214)。
层状镍钴锰酸锂(LiNi1-x-yCoxMnyO2,0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能量密度 高镍正极材料 界面降解 包覆改性 
羟基钴包覆LiMn_(0.6)Fe_(0.4)PO_(4)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91-95,共5页张绮兰 仇未星 王波 韩玮 柴同 张胜男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科研究项目(2023KY-08)。
为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以及倍率快充性能需要对LiMn_(0.6)Fe_(0.4)PO_(4)进行改性,通过包覆羟基氧化钴,烧结后表面形成具有三价Co的钴化合物包覆物,高价态的Co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和电子电导率,可以显著提高LiMn_(0.6)Fe_(0...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磷酸锰铁锂材料 包覆改性 性能优化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CeO_(2)包覆改性阴极材料研究
《化工生产与技术》2024年第5期1-3,46,共4页史晋宜 金士强 魏庆玲 
通过聚合物前驱体法成功制备了1种新型的MCFC阴极材料,该材料使用了CeO_(2)对传统阴极材料镍粉进行了表面包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测试确证合成了CeO_(2)包覆的Ni粉末材料;空隙率测试结果显示,制备的CeO_(2)包覆的镍阴极材料的孔隙结...
关键词:CeO_(2)包覆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溶解度 
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电源技术》2024年第10期1893-1900,共8页张一博 后小毅 赵亮 胡雷雷 许乐 高艳龙 康宇龙 
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安全性能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最有潜力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阳离子混排、微裂纹、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了较差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热稳定性...
关键词:NCA正极材料 掺杂改性 包覆改性 多元素改性 
高能量密度LiNi_(0.9)Co_(0.06)Mn_(0.04)O_(2)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当代化工研究》2024年第18期162-164,共3页苏柏涛 
高镍系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因其高能量密度在动力电池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结构稳定性较差。开发高能量密度兼顾良好稳定性能的正极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前驱体Ni_(0.9)Co_(0.06)Mn_(0.04)(OH)_(2)和锂源LiOH·H_(2)O为原料在纯...
关键词:锂电正极材料 包覆改性 循环寿命 克容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