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刑

作品数:126被引量:580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邱兴隆刘畅刘守芬赵秉志周彬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发展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论认罪认罚从宽的报应刑根据——化解从宽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张力被引量:12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年第1期194-211,共18页张峰铭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量刑时要尊重报应刑相对于预防刑的主导地位。主流观点认为认罪认罚从宽的主要根据在于预防,这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形成张力。对从宽根据的预防式理解仅允许较为轻微的从宽,无法为当下全面深入的制度改革提供正当性...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预防 仁慈 报应 
注射刑的并合主义刑罚目的观及其层次性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年第3期128-146,共19页陈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刑罚退出机制的价值确立与实践运行研究”(17XFX009);重庆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研究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刑法功能及其适用研究”(21XXFZ02)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刑罚实践变革的产物,注射刑需要接受刑罚目的观的全面检视。注射刑是在肯定刑罚报应观前提下所展开的实践,其作为行刑方式的运用,仍然需要与死刑适用的正当性与审慎性保持一致。注射刑融合了积极的一般预防与消极的特殊预防之功能,...
关键词:注射刑 刑罚目的 报应刑 预防刑 并合主义 
教育刑理念的彰显与背离:近代中国假释制度考论被引量:4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6期30-39,共10页王素芬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和谐社会构建与特殊群体处遇"(L06DFX022)
刑罚执行是刑事司法的最后环节,行刑法律的运作直接关涉刑罚功能与目的能否实现。假释作为行刑制度之一,其运作效果是刑罚观念的集中体现。近代以来假释制度完成了由恩典到权利的制度转化,因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假释制度在清末刑事立法中...
关键词:假释 报应刑 教育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