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音系

作品数:27被引量:12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为民杨亦鸣陈重瑜张卫东周一民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钦州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汉语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系:阴平调流入与流出的字数比较(续完)被引量:2
《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第3期179-186,共8页陈重瑜 
3.脱离阴平调的字例自中古音以降也有流出阴平调的字。然而,流出的字数比流入的少得多,只有52个字。统计表8列出在中原音韵,1932,1963-85几个系统里脱离阴平调的字数、时间与步骤。
关键词:中古音 阴平 中原音韵 统计表 北京音 汉语教学 字数 流出 字表 多音字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系:阴平调流入与流出的字数比较(续一)被引量:1
《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第2期93-102,共10页陈重瑜 
2.3. 北京音系里开始的变化在前面两个梯次的变化里,中古入声字阴平化只有一个字例,"凹"(这个字可能因此而在中原音韵里归入舒声)。从北京音系开始就有大量的中古入声字(在派入三声之后)变向阴平。本节将舒声字与入声字分开讨论。2.3.1....
关键词:中原音韵 中古音 北京音 中古入声字 阴平 汉语教学 声读 字表 舒声 声母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系:阴平调流入与流出的字数比较被引量:2
《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第1期3-11,54,共10页陈重瑜 
0.导言由1932的"标准国音"(以下称1932系统)到1963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以下称1985系统)之间,单字声调的变化可以归纳出几种趋势(陈1988a).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第一声字的增加.本文检视由中古音("切韵","广韵"系统,"切韵"成书于...
关键词:中原音韵 中古音 北京音 阴平 读音 系统 声母 统计表 广韵 字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