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皮肤过敏

作品数:114被引量:56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金若敏李秀芳符胜光姚广涛谭梦晖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沈阳药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大鼠肠系膜淋巴管的变化被引量:1
《中国微循环》2008年第5期275-278,共4页孟昭影 张玉平 杜舒婷 高顺强 刘艳凯 
河北省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指导计划(052761582);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社会发展指令性计划(061154)
目的观察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变化,探讨Ⅰ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淋巴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A1组、PCA2组、PCA3组。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分别于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处...
关键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 淋巴微循环 淋巴管 收缩性 
构建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大鼠模型并检测其肠系膜淋巴动力学变化被引量:3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第31期6089-6092,共4页孟昭影 边永玲 梁海峰 杜舒婷 张玉平 杜会博 高顺强 刘艳凯 
河北省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指导计划(052761582);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社会发展指令性计划(061154)~~
背景: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常用动物模型是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reaction,PCA),目前对PCA发病的淋巴微循环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构建PCA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肠系膜淋巴动力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
关键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淋巴 动力学 淋巴细胞 动物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