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保护

作品数:127被引量:37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星袁锦凡王志华兰立宏张永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武汉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犯罪预防、被害人保护与犯罪追诉权配置——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背景被引量:4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4年第2期61-75,共15页陈金林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法定犯时代下行刑衔接的实体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3SJZD002)的阶段性成果。
《刑法修正案(十二)》引发了有关亲告罪设置范围的讨论。当前支撑国家追诉原则的“公共利益”,在法益侵害的框架下理解,混入了不具有法益资格的宏大概念,且犯罪与法益之间的事实关联常被替换为被害人的主观联想;在犯罪预防的意义上理解...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十二) 民营企业内部犯罪 亲告罪 法益 自诉 
被害人教义学核心原则的发展——基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益的反思被引量:101
《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10期27-38,共12页王肃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化信息化社会环境中的新型恐怖活动及其整体法律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AFX010)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增多,我国《刑法》增设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法条中未能对该罪的法益作出提示。被害人教义学的核心原则为被害人的保护可能性与需保护性,这一原则在解释德国与个人信息有关的犯罪中具有合理性,但是在用于解释...
关键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被害人保护 公共信息安全 
被害人保护与涉众型经济犯罪治理——以风险分配为视角被引量:7
《人民检察》2017年第11期52-55,共4页莫洪宪 敬力嘉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危及众多不特定被害人经济利益的犯罪,主要涵盖刑法第三章与第五章的罪名。将这些犯罪类型化是基于刑事政策的需求,即应对此类犯罪所制造的针对社会秩序与众多不特定被害人经济利益的风险。在风险...
关键词:涉众型经济犯罪 被害人保护 修复责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