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障碍

作品数:1342被引量:4714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卓国荣王拥军李霞华靖王巧君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第252医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中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针刺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30例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5年第2期354-357,共4页董建萍 余莲庆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名脑血管意外,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为突发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眩晕、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意识障碍、甚至昏厥等。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和并发症多的特点。卒中...
关键词:吞咽障碍 脑血液循环障碍 脑血管意外 吸入性肺炎 假性延髓麻痹 吞咽困难 意识障碍 构音障碍 
压疮难治怎么办 艾灸生肌可促愈
《保健与生活》2024年第16期33-33,共1页吴遍 黄丽娟 曾思涛 
压疮又称“压力性损伤”,是由于压力或者压力结合剪切力引起局部皮肤或皮下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继而发生持续缺血、缺氧以及营养不良,导致组织发生溃烂、坏死的外科疾病。本病会从局部皮肤受累,进一步发展累及肌肉和骨关节,使患者的活动...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 压疮 血液循环障碍 生肌 外科疾病 骨关节 难治 剪切力 
电针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管旭万 钟巧巧 梁伶俐 
脑卒中是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脑功能障碍的总称,因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发,具有高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1]。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交通事业的不断成熟,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均可在黄金期(发病后6 h内)得到及时救治,虽然死...
关键词:推拿疗法 脑血液循环障碍 康复训练 中医特色疗法 脑卒中患者 医疗事业 脑功能障碍 临床观察 
搓、飞针刺手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年第2期374-375,共2页张然 苏云海 阿木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反复性、短暂性、局灶性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属于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可表现为椎基底动脉(VBI)和(或)颈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症状和体征[1]。西医治疗以抗血小板治疗为主,其是非心源性栓塞卒中的推荐治疗策...
关键词:脑血液循环障碍 急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系统 心源性栓塞 眩晕症状 椎基底动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症状性出血 
黄连膏掺冰石散治疗Ⅱ期压疮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9年第5期276-277,共2页胡亚丹 
压疮又称褥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由于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最终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的病变。本病常发生于骨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跟、枕外隆凸部等;临床表现为患处皮肤首先出现红斑,继而坏死、糜烂、...
关键词:治疗药物 压疮 疗效观察 冰石散 黄连膏 Ⅱ期 局部组织 血液循环障碍 
弧刃针治疗胸小肌综合征41例临床报告被引量:6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年第4期318-320,共3页王学昌 马迎存 曹楠 张中义 都帅刚 程少丹 刘延青 
2017年度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社会发展领域)支持项目(项目编号172102310322)
胸小肌综合征[1,2]是指喙突与外侧胸小肌的后方间隙狭窄致使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受压而引起上肢疼痛、感觉异常、血液循环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因症状多发生在肩关节过度外展时,又称为过度外展综合征、超外展综合征;临床上需要与颈...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临床报告 胸小肌 治疗 刃针 血液循环障碍 臂丛神经 静脉受压 
中医防治中风有妙招被引量:1
《医师在线》2019年第9期44-44,共1页聂大周 
脑卒中又称中风,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是脑血管阻塞或者脑血管破裂所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及脑组织功能和结构发生损害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脑卒中的病因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中医防治 中风 血液循环障碍 脑血管破裂 脑卒中 血管阻塞 现代医学 高脂血症 
血瘀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家庭中医药》2019年第3期64-65,共2页关晓棠 
血瘀体质特征形体特征:形体偏瘦。常见表现:面色晦暗,皮肤比较粗糙,容易出现皮肤瘀青、瘀斑或者有色素沉着,眼眶有些黑,鼻子部分也有黑影,口唇暗淡或紫,舌质暗或有瘀斑,舌下的静脉瘀紫,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妇女易痛经、闭经等。心理特...
关键词:血瘀体质 《黄帝内经》 太阴之人 血液循环障碍 情志因素 
寒冬至冻疮生,内服外用效果显
《医师在线》2018年第35期39-40,共2页胡献国 
冻疮是机体局部遭受低温侵袭引起的组织损伤,多发生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和面颊等处,尤其是每届冬令,老疮处易于再发。中医认为,冻疮多为寒冷侵袭,气滞血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组织缺氧所为,当...
关键词:冻疮 内服外用 冬至 血液循环障碍 组织损伤 暴露部位 气滞血瘀 气血运行 
预防冻疮要趁早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年第11期69-70,共2页王华文 
冻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遭受低温侵袭引起的组织损伤,多发生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颜面等处。由于寒冷侵袭,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而形成。患处红、肿、痛,严重的可能起水疱,甚至溃烂。冻疮多发生...
关键词:冻疮 预防 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组织 组织损伤 暴露部位 组织缺氧 严寒季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