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场所

作品数:1043被引量:1419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钱洪伟翟国方王志涛赫磊郭小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防灾博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阳台 大难来临好逃生
《防灾博览》2023年第1期36-41,共6页刘少才 
日本是个岛国,同时也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地震、海啸、火灾频发。所以在日本随处都可发现有“避难所”的指示牌,多是指示如何到学校、花园、绿地、广场、寺庙、神社等公共场所,这些公共场所及设施常常被指定为当地的避难场所。民众在平...
关键词:公共场所 避难场所 避难所 逃生 阳台 指示牌 火灾 寺庙 
风雨兼程四十载 砥砺奋进续辉煌——青岛市地震局改革开放四十年工作纪实
《防灾博览》2018年第6期26-35,共10页王英 李巧萍 刘小群 马干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刊《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栏目特别策划了"40年,看市县"专题,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市县,回顾防震减灾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本期介绍:山东省青岛市。
关键词:防震减灾 青岛市 地震局 地震安全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创新发展 打造特色 着力提升防震减灾整体能力——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总览被引量:2
《防灾博览》2015年第6期20-37,共18页王英 王一媛 
为了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的宣传力度,自2011年起,《防灾博览》杂志开设"市县防震减灾工作"专栏,每期由主编亲自挂帅,带领编辑深入基层一线,选取防震减灾工作开展较有特色的市县进行调研采访,广泛宣传地方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为全国地震...
关键词:防震减灾工作 地震应急 地震系统 地震台站 抗震设防要求 地震灾害 中国地震局 防震减灾意识 崇州市 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应坚持室内与室外并重建设的原则被引量:3
《防灾博览》2014年第1期60-63,共4页曹金龙 
应急避难场所是以应对地震灾害为主、兼顾其他灾害事故,用于紧急疏散人员,避免直接或次生灾害威胁,具有一定功能设施.并可供政府集中救助而事先规划、建设的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应急指挥、应急供电、应急物资供应、应急篷宿、应急供...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 室外 室内 基础设施 地震灾害 灾害事故 紧急疏散 次生灾害 
北京市新建11处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博览》2013年第6期9-9,共1页
2013年.北京市各区县政府按照以人为本的防灾减灾理念。继续深入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列入政府折子工程或为民办实事工程 ,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 北京市 防灾减灾 以人为本 县政府 工程 
防火是避难场所安全的首要措施
《防灾博览》2013年第2期68-71,共4页李宁 
日本关东大震距今已有90年了.但是那次地震惨烈的教训.尤其是地震引起火灾的教训我们应该深刻地牢记,并应该在防灾避难实践中加以特别地关注。因为,在那场灾难中,关东地区80%的人死于震后的大火,而且这些人又多数是在临时简易的...
关键词:避难场所 安全 防火 防灾避难 关东地区 死亡人数 火灾 地震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思考与对策被引量:1
《防灾博览》2012年第3期72-77,共6页陈江驰 于洪波 潘震宇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全国各地也纷纷行动起来,把地震避难场所建设列入民生工程的重点项目来抓,目前已呈现星罗棋布、遍地开花的局面。但地震应...
关键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法律法规 防震减灾 
人防工程确认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防灾博览》2012年第1期68-71,共4页曹金龙 
城市人口剧增,导致城市人员密集区、商业繁华区可资利用,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资源有限,现有应急避难场所的承载力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应急避难需求,亟待将城市人防工程确认为应急避难场所。
关键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人防工程 突发事件 服务设施 紧急疏散 安全场所 体育场馆 合二为一 
福建:国家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博览》2011年第6期87-87,共1页
日前,福建省第一个国家Ⅰ类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莆田市秀屿中央公园建成。据莆田市秀屿区地震办公室陈金海主任介绍,秀屿中央公园原名秀屿区市政公园,位于秀屿区政府办公大楼南面,工程总投资约2000万元,公园占地总面积约150亩,水...
关键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福建省 中央公园 政府办公大楼 绿化面积 莆田市 办公室 总投资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把握的原则和思路被引量:1
《防灾博览》2011年第3期70-73,共4页曹金龙 
应急避难场所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它关乎防灾、关乎民生,是减灾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多方面的综合体,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也是政府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 防震减灾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 城镇化战略 突发事件 服务设施 紧急疏散 安全场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