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D因子化

作品数:22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鲁公儒孙俊峰杨悦玲陈丽丽杨亚东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Science Bulletin》《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黄金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Υ(1S)→BcP,BcV过程的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期281-284,共4页杨悦玲 陈丽丽 郭雁 高万东 黄金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275057;U1232101;U1332103);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2-HASTIT030);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QD14205)
为了研究Υ(1S)→BcP,BcV的弱衰变,采用QCD因子化方法,考虑强子矩阵元中的非因子化贡献,计算了Υ(1S)→BcP,BcV弱衰变过程的分支比。结果表明Υ(1S)→BcP过程的分支比可以达到10-10量级,有望在未来高统计量的重味物理实验中被探测到。
关键词:Υ(1S)介子 分支比 弱衰变 QCD因子化 
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J/ψ→DP,DV过程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5期30-33,共4页杨悦玲 陈丽丽 李海燕 谢利娟 黄金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47008;11275057;U1232101;U1332103);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2HASTIT030);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QD14205)
采用QCD因子化方法,研究了J/ψ介子两体非轻弱衰变过程,计算了J/ψ→DP,DV过程的分支比,其中,J/ψ→Dsρ,Dsπ过程具有相对较大的分支比.在未来的高统计量的重味物理实验中是最有希望被探测到的.
关键词:J/ψ介子 QCD因子化 分支比 弱衰变 
B_d^0→ΦK^(*0)极化反常和B_d→ΦK_S CP不对称的研究(英文)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7年第10期900-906,共7页王帅伟 黄金书 宋太平 鲁公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5029);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0611050300)资助~~
模型Ⅲ下,仅考虑来自于中性规范玻色子H^0,h^0和A^0产生的树图阶味改变中性流的贡献,并利用QCD因子化方法,对B_d^0→ΦK^(*0)衰变过程的极化反常和B_d→ΦK_S衰变过程的CP不对称进行了研究,经过计算发现,在147<|λ_(bs)λ_(ss)|<165的...
关键词:模型Ⅲ QCD因子化 味改变中性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