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作品数:132被引量:1033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经绥熊发挥刘飞徐向珍张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藏南泽当卡多地区中生代放射虫动物群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现代地质》2019年第3期574-586,共13页马雪嵩 李国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3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子课题(XDB050105003);国际地学对比计划项目(IGCP679)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新特提斯洋岩石圈的残留,其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相关的海相地层共同记录了新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过程。位于藏南泽当西南卡多附近的硅质岩剖面中发现有保存较好的中生代放...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蛇绿岩 硅质岩 放射虫 中生代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缘混杂岩放射虫组合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现代地质》2016年第2期445-454,共10页王天洋 李国彪 李新发 牛晓路 张金彪 薛嵩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子课题(XDB0501050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 8220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性课题(GBL21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2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教师研究项目(2011YXL012)
在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的吉隆地区出露有一套混杂岩,该混杂岩中见大量的放射虫化石。其研究成果可为恢复缝合带南缘混杂岩地层层序、探讨特提斯古海洋盆地演化、揭示印度-亚洲板块的全面碰撞过程等提供重要的生物地层学证据。...
关键词:混杂岩 新特提斯洋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桑单林 放射虫 
西藏泽当—罗布莎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5
《现代地质》2006年第3期370-377,共8页叶培盛 江万 吴珍汉 胡道功 刘琦胜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5DFA20680)
西藏泽当—罗布莎蛇绿岩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控于板块碰撞结合带。该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辉长辉绿岩及玄武岩等组成。变质橄榄岩具有低的A l2O3和CaO含量,以富Mg,贫Ti、∑REE为特征,与世界上典型蛇绿岩中方辉橄...
关键词:蛇绿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边缘海盆地 泽当-罗布莎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西藏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开合演化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4
《现代地质》2005年第4期488-494,共7页吴新国 贾建称 崔邢涛 
中国地质调查局1:25万桑桑幅;萨嗄幅;吉隆幅地质大调查项目(20001300009181)
通过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蛇绿岩、构造混杂岩的地质调查及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萨嘎分岔的存在,探讨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演化模式。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为南、北两带,南带起始于二叠纪末期...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开合构造 演化模式 蛇绿混杂岩 
从INDEPTH-MT结果探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电性结构被引量:5
《现代地质》1997年第3期375-378,共4页谭捍东 陈乐寿 魏文博 邓明 胡建德 金胜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INDEPTHMT研究结果表明,在雅鲁藏布江未发现反映深断裂的电性显示,而在江孜和仁布之间见有规模宏大、底界深达55km、向北倾斜的低阻高导体。这表明该区可能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地表出露的实际位置。高导体范围内存在3...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 雅鲁藏布江 缝合带 电性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