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藻

作品数:262被引量:1199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名江颜天刘洁生杨维东郑天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浙江南麂海域塔玛亚历山大藻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4期916-922,共7页李扬 吕颂辉 江天久 李欢 萧云朴 尤胜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0004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30019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AA09Z178);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2006A007)资助
基于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在浙江南麂海域的调查结果,对南麂海域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在南麂海域仅出现在春季(4—6月);藻细胞密度在春季呈规则的单峰曲线,表层水体中藻细...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种群动态 环境因子 
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生活史特征的影响被引量:7
《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第12期2865-2869,共5页谢志浩 肖慧 蔡恒江 王仁君 唐学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258;40506028);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资助项目(03BS120).
采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塔玛亚历山大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生命周期中各发育阶段历时以及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使轮虫的繁殖前期和世代时间延长,繁殖期、繁殖后期和平均...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褶皱臂尾轮虫 生活史 种群特征 
UV-B辐射增强对三种赤潮微藻DNA的伤害效应被引量:4
《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第3期559-562,共4页蔡恒江 唐学玺 张培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30 2 70 2 5 8);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资助项目 ( 0 3BS1 2 0 ) .
运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UV B辐射增强对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DNA的伤害作用 .结果表明 ,3种赤潮微藻的生长状况对UV B辐射增强的敏感性不同 ;对UV B辐射增强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是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
关键词:赤潮异弯藻 亚历山大藻 中肋骨条藻 UV-B辐射增强 DNA损伤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氮和磷的吸收及其生长特性被引量:42
《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第7期1143-1146,共4页石岩峻 胡晗华 马润宇 丛威 蔡昭铃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2 0 0 1CB40 970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2 0 1760 60 ) .
参照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赤潮爆发时的物理条件 ,以f/ 2加富的人工海水为培养基 ,设定了不同的氮、磷水平 ,研究了在室内批量培养条件下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无机氮、磷的吸收和无机氮、磷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生长的影...
关键词:赤潮   比生长速率 塔玛亚历山大藻 
我国东南沿海亚历山大藻休眠孢囊的分布和萌发研究被引量:20
《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第7期1147-1150,共4页顾海峰 蓝东兆 方琦 王宗灵 蔡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2 0 0 1CB40 970 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 ( 2 0 0 1F0 0 1) .
对 4个海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 (A .catenella)休眠孢囊的分布及萌发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厦门港仅在X1和X2站位有分布 ,且密度很小 (0 .4个·g-1) ;广西只在G2站位有发现 ,密度较少 (2 .5个·...
关键词:东南沿海 亚历山大藻 孢囊 分布 萌发 
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东海原甲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的影响被引量:19
《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第7期1151-1155,共5页王丽平 颜天 谭志军 周名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2 0 0 1CB40 970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 0 1770 2 3;4990 60 0 7;3 995 0 0 0 1;40 0 760 3 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2 -2 0 6);院长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 0 12 110 115 ) .
通过对 2 0 0 2年 5月东海赤潮原因种 -东海原甲藻和亚历山大藻的单一藻种和两种藻混合情况下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 (ATHK )对轮虫有致死作用 ,其4 8hLC50 为 130 0cell·ml-1.藻的各组分毒性比较...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东海原甲藻 褶皱臂尾轮虫 
不同 pH和盐度下海洋细菌对赤潮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被引量:23
《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第7期1161-1164,共4页苏建强 郑天凌 胡忠 徐金森 俞志明 宋秀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2 0 0 1CB40 97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96763 0 2;3 0 2 0 0 0 41) .
研究了在可控生态条件下 ,一株分离自厦门西海域沉积物的海洋细菌S10 在不同pH和盐度条件下对赤潮原因种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结果表明 ,实验用藻株适宜生长 pH为 6~ 8,适宜盐度为 2 0~ 34;该藻...
关键词:海洋细菌 塔玛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