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季风区

作品数:64被引量:69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斌施晓晖徐祥德吴国雄简茂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高原气象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南亚高压南北位移对亚洲季风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高原气象》2020年第2期333-346,共14页屠厚旺 田红瑛 许曦然 张如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5046,41630421)。
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Aura卫星上微波临边探测器MLS(Microwave Limb Sounder)提供的大气成分资料,研究了南亚高压的南北位移与亚洲季风...
关键词:南亚高压 南北位移 水汽 一氧化碳 臭氧(O3) 
夏季南亚高压和印度低压环流指数及其与大气热源的关系被引量:5
《高原气象》2012年第5期1234-1242,共9页洪芳玲 李丽平 王盘兴 罗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33018)资助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1950-2006年夏季(6-8月)南亚高压(SAH)和印度低压(IL)的面积、强度和中心位置指数,并定量分析了SAH、IL的气候和异常特征及其与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的同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夏季SAH 7月最强、6月最弱,...
关键词:南亚高压 印度低压 亚洲季风区大气热源 同期相关分析 
利用卫星大气成分资料分析夏季亚洲季风区平流层-对流层输送特征被引量:6
《高原气象》2011年第1期65-73,共9页陈斌 施晓晖 徐祥德 张胜军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B2054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2008Z006);公益性行业专项科研基金项目(GYHY201006009);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8LASWZI04)共同资助
首先利用臭氧探空资料验证了Aura-MLS卫星反演臭氧产品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可信度,然后基于2005年和2006年夏季的数据产品确定了亚洲季风区夏季对流层向平流层的输送通道。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中,一氧化...
关键词:亚洲季风区 臭氧 一氧化碳 上对流层和下平流层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亚洲季风区环流的影响被引量:104
《高原气象》2008年第1期1-9,共9页王同美 吴国雄 万日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2006CB3607);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及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5027,40221503)共同资助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热状况的季节变化、动力和热力作用对周围环流,特别是对亚洲热带季风环流的影响。高原对西风带的机械作用在冬季最强,春季次之。冬季的机械作用形成以高原为主,南侧气旋性、北侧反气旋性的"偶极...
关键词:青藏高原 热力 动力 亚洲季风区 
1983年梅雨期前后亚洲季风区热源分布及其演变特征被引量:2
《高原气象》1992年第2期186-191,共6页邹力 乔全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1983年的客观分析资料,对亚洲季风区的热源进行了计算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夏季亚洲存在着两个加热带,随着入(出)梅过程,与热带季风槽相应的加热带逐渐北进与大陆加热带靠近,它们有规律的北进和东西振荡...
关键词:加热带 季风 雨带 梅雨 热源 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