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兰多》

作品数:137被引量:1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蔡芳杨莉馨王欣牛晓丽吕洪灵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电影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奥兰多》电影改编的主体建构策略
《电影文学》2016年第19期91-93,共3页戴甄 
小说《奥兰多》,作为伍尔芙独具魅力的作品之一,备受争议和关注。1992年,英国女导演萨利·波特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搬上大银幕。波特在原小说所表现的女性主义思想基础上,对小说进行进一步解读,通过影片结构的设置、主观镜头的介入、情...
关键词:《奥兰多》 主体建构 波特 
《奥兰多》与“性变”游弋中的唯美穿越
《电影文学》2014年第24期28-29,共2页杨健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系列课题之一(课题批准编号:2012-GH-262)
《奥兰多》穿越英国历史400多年,游弋于英国王子"性变"的时空长廊中,是一部展示英国历史景观和再现当代性别与主体意识的史诗。电影以一种幽默的口吻,借助奥兰多的视角描述那段历史,从不同角度构建了主人公成长中的人格和至善至美的性...
关键词:《奥兰多》 性变 穿越 艺术 
《奥兰多》中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解读
《电影文学》2014年第22期88-89,共2页陈佑 
电影《奥兰多》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奥兰多在400年间的所有经历,展现了主人公女性意识的逐渐苏醒和最终个性独立的过程,电影主题思想和小说《奥兰多》中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女性主义思想这条道路上不断学...
关键词:《奥兰多》 女性主义思想 弗吉尼亚·伍尔夫 
论《奥兰多》社会身份和性别身份的修正
《电影文学》2013年第9期66-67,共2页彭青华 
小说《奥兰多》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经典之作,在小说中她探讨了女性社会身份与性别身份,表达了她对男女性别对立关系的独特见解。而后,著名导演莎莉·波特对小说进行了电影文本的改编,在改编过程中融入了新时代社会思想...
关键词:电影《奥兰多》 社会身份 性别身份 修正 
影片《奥兰多》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3年第2期110-111,共2页张葳 吕丽塔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HJ2010-25)
1992年的影片《奥兰多》含有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论调,影片以主人公奥兰多用近四百年的时间书写《大橡树》,书写自己对自然、对真理、对人性的思考为线索,以双性同体后的奥兰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结局来传达一种独特的生态...
关键词:《奥兰多》 双性同体 生态女性主义 
伍尔芙的双重性别身份和少数族裔形象
《电影文学》2012年第18期54-55,共2页刘婷婷 
伍尔芙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她对于女性社会身份和性别身份的独到见解。她的小说《奥兰多》被改编成电影之后,获得了来自批评界和大众的广泛赞誉。小说重新塑造了吉h赛人形象,并结合了奥兰多的性别变换及其经历体现了当今多种文化和平...
关键词:伍尔芙 电影《奥兰多》 性别身份 少数族裔形象 雌雄同体 
浅论伍尔芙小说《奥兰多》的电影改编
《电影文学》2012年第18期56-57,共2页王舒 
《奥兰多》是著名女性文学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作品,英国著名女导演萨莉·波特于1992年将小说《奥兰多》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本文旨在通过对伍尔芙小说文本与萨莉·波特电影文本的分析,从语言、结构、人物塑造、叙事节奏等方面...
关键词:伍尔芙 萨莉·波特 《奥兰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