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混合

作品数:335被引量:3503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莫宣学李永军赵志丹王玉往王京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球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中拉萨地块门巴花岗闪长岩成因及深部动力学过程
《地球科学》2024年第2期577-593,共17页王旭辉 郎兴海 梁海辉 杜良艺 邓煜霖 何青 董咪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20JDJQ00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972084);成都理工大学珠峰科学研究计划(2020ZF11407);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18LCD04);自然资源部深地资源成矿作用与矿产预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ZS191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DD20190167,DD20160346)。
为了探讨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对中拉萨地块南缘门巴花岗闪长岩开展了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矿物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门巴花岗闪长岩侵位于晚白垩世(83.2 Ma±0.9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关键词:拉萨地块 晚白垩世 埃达克质岩石 岩浆混合 洋脊俯冲 板片窗 岩石学 
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岩浆混合作用:阿克布拉克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证据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23年第10期3597-3612,共16页蔺新望 张亚峰 陈国超 郭岐明 王星 赵端昌 
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项目(Nos.1212011120503,1212011120509,DD2016000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No.A16-1-LQ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300102261505).
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阿克布拉克英云闪长岩体由寄主岩石、微细粒闪长质暗色包体和基性辉长岩脉组成,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作用特征:如暗色包体中发育长石斑晶、针状磷灰石,寄主岩中的黑云母包裹石英、斜长石等.寄主岩石、暗色包体和基性岩脉...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年龄 岩浆混合 微细粒镁铁质包体 阿克布拉克岩体 阿尔泰 地球化学 岩石学 
北京房山岩体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1年第11期4006-4016,共11页邵航 王军鹏 肖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2072222,4160223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金项目(No.GUGL180406)。
房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燕山构造带内,在平面上为不对称环状分布的复式侵入体.其主要由多期侵入的花岗闪长质岩石组成,被划分为中央相、过渡相和边缘相3个岩相带,岩体内部分布大量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黑云母作为中酸性火成岩中重要的...
关键词:黑云母 矿物化学 岩浆混合作用 房山岩体 华北克拉通 大地构造 
岩浆混合作用与火成岩多样性的耦合关系:以东昆仑造山带白日其利长英质岩体为例被引量:12
《地球科学》2021年第6期2057-2072,共16页陈兵 熊富浩 马昌前 陈越 黄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1602049,4197206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15M582529).
壳-幔岩浆相互作用如何影响长英质火成岩的岩石学多样性是当前岩石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岩石类型丰富的东昆仑白日其利长英质岩体和暗色微粒包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矿物学、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
关键词:岩浆混合 岩石多样性 花岗岩 暗色微粒包体 东昆仑 
西藏查孜地区中新世正长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20年第8期2882-2893,共12页张士贞 李勇 李奋其 秦雅东 巩小栋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DD20190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972113)。
查孜正长岩体是拉萨地块中段新发现的中新世钾质-超钾质侵入岩,岩性主要为中粗粒石英角闪正长岩和斑状石英正长岩,有暗色包体发育.对两种正长岩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0.37...
关键词:拉萨地块中段 查孜地区 中新世 正长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岩浆混合 
南天山早二叠世Ⅰ型花岗岩Sr-Nd-Hf同位素特征:岩石成因和大陆地壳增长的意义被引量:8
《地球科学》2019年第10期3565-3582,共18页陶再礼 尹继元 陈文 李大鹏 徐志华 杜秋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0601301);中国地质调查项目(Nos.DD20190001,DD20190004);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No.J19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573045,41873060,41830216);IGCP 662资助成果
新疆南天山地区发育大量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花岗质侵入岩,然而这些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和形成构造背景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对南天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Sr-Nd-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
关键词:南天山 Ⅰ型花岗岩 构造背景 板片回撤 岩浆混合 岩石学 
青海南山黑马河岩体岩浆混合成因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证据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6
《地球科学》2019年第7期2490-2504,共15页王盟 裴先治 刘成军 张永明 李佐臣 李瑞保 裴磊 陈有炘 陈国超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No.2016M5927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2235,41872233,41472191,4150219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Nos.12120114041201,12120114018219);西安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
黑马河岩体位于西秦岭北缘青海南山构造带内,岩体中发育大量闪长质包体,但对其成因却有一定的争议.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方面对黑马河岩体花岗闪长岩及其中的闪长质包体进行了详细研究.包体的野外产出状态、形态、结构...
关键词:青海南山 西秦岭北缘 黑马河岩体 暗色微粒包体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西藏冈底斯带始新世曲水岩基的岩浆混合作用:来自斜长石阴极发光特征和成分变化的证据被引量:7
《地球科学》2019年第6期1834-1848,共15页阮冰 骆必继 张宏飞 郭亮 徐旺春 赵新福 张文 郭京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C06003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730211);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资助(No.MSFGPMR201601-2)
斜长石作为主要造岩矿物,是研究岩石成因、示踪岩浆演化和岩浆混合过程的有效工具.对冈底斯带曲水岩基始新世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闪长岩脉和暗色包体中的斜长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结构特征、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和LA-ICP-MS微量元素...
关键词:曲水岩基 斜长石 阴极发光环带 岩浆演化 岩浆混合 岩石学 
东昆仑东段哈拉尕吐花岗岩基岩浆混合作用:来自岩石学和矿物学约束被引量:4
《地球科学》2018年第9期3200-3217,共18页陈国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成军 陈有炘 王盟 张玉 李小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472191,41502191,41172186,409721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s.310827161002,310827161006)
哈拉尕吐花岗岩基位于东昆仑东段,其中花岗闪长岩岩浆混合作用明显,是研究岩浆混合作用的良好对象.从岩石学、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等方面对哈拉尕吐花岗岩基进行了详细研究.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寄主岩斜长石的An值同相对应包体中斜长石捕掳...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 哈拉尕吐花岗岩基 矿物化学 岩浆演化 岩浆混合 地球化学 
后碰撞阶段的“俯冲型”岩浆岩:来自东昆仑瑙木浑沟晚三叠世闪长玢岩的证据被引量:16
《地球科学》2018年第4期1183-1206,共24页张明东 马昌前 王连训 郝峰华 郑少杰 张磊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No.DD201601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272079)
位于青蔵高原东北部的东昆仑造山带在晚二叠世到晚三叠世时期形成了大规模壳幔混合成因的花岗岩类,是研究壳幔相互作用和陆壳生长-再循环的理想场所.对该造山带的瑙木浑沟闪长玢岩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
关键词:东昆仑 瑙木浑沟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闪长玢岩 晚三叠世 岩浆混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