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混合作用

作品数:143被引量:2075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莫宣学王玉往王京彬罗照华王莉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天文地球—矿物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拉萨地块西北部阿翁错复式岩体岩浆混合作用:岩相学和矿物学约束
《岩石学报》2025年第5期1606-1625,共20页雷传扬 杨宗耀 唐菊兴 文辉 王静 杨显华 罗海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30054、DD20230358、DD20230286)资助详细信息。
阿翁错复式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 复式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广泛发育, 岩浆混合作用特征明显, 是开展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次研究选择复式岩体中花岗闪长岩及其中发育的暗色微粒包体为研究对象, 着重从岩相学和矿物...
关键词:岩相学 矿物化学 岩浆混合作用 阿翁错复式岩体 狮泉河-纳木错 特提斯洋 西藏 
山东郯城地区安山质岩石中斑晶斜长石的复杂环带结构:岩浆混合作用的记录被引量:3
《中国地质调查》2022年第6期33-41,共9页杨献忠 徐敏成 徐衍明 褚志远 肖凡 周延 
中国地质调查局“华东地区钨锡钴等矿产地质调查(编号:DD20221688)”“钦杭成矿带武宁—平江地区钨铜多金属矿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153);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隐伏金刚石矿评价理论方法与预测(编号:2017CXGC1607)”联合资助。
山东郯城地区的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大颗粒金刚石及多个金刚石砂矿体,但尚未发现金刚石原生矿。为探索金刚石的来源,对该地区出露的一套安山质火山岩开展岩相学研究,发现以下特征:①斑晶斜长石多具有复杂环带结构,内核主要为微晶斜...
关键词:安山质火山岩 斜长石 复杂环带结构 橄榄石 金伯利岩 岩浆混合作用 郯城地区 
赣杭构造带灵山花岗岩体黑云母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被引量:12
《岩石学报》2017年第3期896-906,共11页叶茂 赵赫 赵沔 舒珣 张若曦 杨水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302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UGL150401)联合资助
灵山花岗岩体在平面上为一环状分布的侵入体,中心为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外围为黑云母花岗岩。在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分布有大量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黑云母是大多数中酸性火成岩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镁铁质矿物,它能很好地反映寄主岩浆...
关键词:黑云母 矿物化学 结晶条件 岩浆混合作用 灵山花岗岩 
西藏冈底斯尼木后碰撞花岗岩的岩浆混合作用:显微结构证据被引量:12
《岩石学报》2016年第12期3613-3623,共11页陆天宇 贺振宇 张泽明 水新芳 颜丽丽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022-01;DD20160201-03;12120115026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2028)联合资助
岩浆混合过程中不同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晶体的成核与生长,形成矿物内部复杂的成分变化,以及矿物之间的不平衡结构。尼木二长花岗岩位于冈底斯岩浆岩带中部,是代表性的形成于后碰撞构造演化时期的花岗岩体。本文对其中的斜长石...
关键词:冈底斯带 斜长石复杂环带 角闪石包裹黑云母 不平衡结构 岩浆混合 
滇西马厂箐岩体暗色微粒包体岩相学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被引量:4
《地质与资源》2012年第3期332-336,295,共6页王梁 郭晓东 贾丽琼 王治华 张廷彦 
武警黄金指挥部专项基金(编号HJ09-03)资助
对马厂箐岩体中发现的暗色微粒包体的岩相学研究后发现,暗色微粒包体为暗黑色、灰黑色,大部分呈浑圆状或次圆状,可见明显的塑性流变特点,且具有微细粒结构,发育针状磷灰石,部分包体中还含有寄主岩石中的钾长石和石英斑晶.这些岩相学特...
关键词:暗色微粒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马厂箐岩体 滇西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花岗岩类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探讨
《矿物学报》2011年第S1期355-356,共2页雷传扬 汪雄武 李志军 唐菊兴 张志 胡正华 宋俊龙 王红星 
1岩体地质特征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晚期的中性-中酸性侵入岩分布较广,出露面积约占矿区面积的50%。侵入体有以闪长玢岩(δμ53)、石英闪长岩(δo53)、花岗闪长岩(γδ53)、花岗闪长斑岩(γδπ53)、花岗斑岩(γπ53)、细晶岩(Z53)等...
关键词:碱性花岗岩类 石英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花岗闪长斑岩 花岗斑岩 岩体 闪长玢岩 细晶岩 地质特征 岩浆混合作用 
内蒙古敖仑花斑岩型钼铜矿床硫化物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矿物学报》2011年第S1期680-681,共2页邹滔 王京彬 王玉往 袁继明 林龙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11304;2002CB409806)
近年来,在华北地台北缘-大兴安岭南段陆续勘探并发现了一批大中型的斑岩型钼(铜)矿床。这些矿床分布于西拉木伦河断裂两侧,构成西拉木伦河钼铜多金属矿集区(曾庆栋等,2009)。敖仑花斑岩型钼铜矿床是该矿集区内一个大型的钼铜矿床。
关键词:铅同位素组成 钼铜矿床 斑岩型 西拉木伦河 辉钼矿 硫同位素 岩浆混合作用 岩浆岩 矿集区 石英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