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作品数:2180被引量:179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其泰曾小霞潘定武胡继明汪春泓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李艳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论班固《汉书》的古字现象及其认识价值
《济宁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1-15,共5页李艳 
济宁学院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预研项目(2013SKYY02)
班固《汉书》古字指的是《汉书》中那些比东汉初期通行文字更古的文字,它与唐代颜师古《汉书》注释中所标注的古字是有着区别的。《汉书》多古字现象是作者班固深厚的古文功底以及便利的阅览古文原典条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古代著作在...
关键词:《汉书》 古字 形式 原因 认识价值 
论新世纪《汉书》文学研究状况及其存在问题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年第8期18-20,共3页李艳 
《汉书》文学研究相比前代,在新世纪显得较为活跃,既有对《汉书》文学的总体研究,也有对其具体篇章的文学研究,还有与其它作品的对比研究。然而,与《史记》文学研究相比,尽管出现了对其进行宏观性架构和综合研究的论著,但《汉书》文学...
关键词:《汉书》 文学研究 状况 存在问题 
刘之遴所校《汉书》古本真伪考被引量:1
《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2期134-141,共8页李艳 
班固创作《汉书》,至东汉章帝建初年间完成纪、传部分,至其去世时仍未能完成《汉书》全稿。《汉书》未完成稿后由班昭等对其进行整理、校勘,并续作,形成后世流行的《汉书》全本。《汉书》真本和《汉书》流行本是两个不同的版本。刘之遴...
关键词:《汉书》刘之遴 古本 真伪 
论《汉书》的显性互见法被引量:1
《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李艳 
显性互见法是指作者在文中明确地标示此事此语已在其他篇述过,可参见该篇的一种自觉的创作方法。《汉书》在继承《史记》显性互见法运用的基础上,整齐、规范了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并加以更为自觉而缜密地运用,体现出作品圆融而严谨的编撰...
关键词:《汉书》 显性互见 标示 成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