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心脏》

作品数:68被引量:12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季峥张从成殷企平庄美兰刘利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主义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黑暗的心脏》:帝国主义理想的破灭
《知识经济》2010年第19期172-173,共2页陈思岑 
康拉德在其小说《黑暗的心脏》中,揭露了帝国主义理想的真实面目:其打着的博爱和传道口号只不过是为疯狂的恋物主义和殖民压榨所作的掩饰而已。笔者认为康拉德的刚果之旅使他深刻地领悟了帝国主义者在殖民地的意识转变,《黑暗的心脏》...
关键词:《黑暗的心脏》 帝国主义理想 恋物主义 幻灭 
殖民主义的消解与帝国主义的传承——《黑暗的心脏》中黑与白的双重语境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S2期66-68,共3页汤黎 曲舒文 
波兰裔的英国作家康拉德的不朽之作《黑暗的心脏》体现了作者帝国主义与反殖民主义的矛盾情绪的混合与交融。一方面,在种族与帝国主义优越感的影响下,作者用帝国主义的话语书写了一部"白色神话";另一方面,也是更为突出的一面,作为一位...
关键词:反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 种族主义 黑与白 文明与野蛮 
《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被引量:16
《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47-54,共8页隋旭升 
《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隋旭升《黑暗的心脏》(HeartofDarkness)是英国现代著名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根据自己1890年的刚果之行于1902年创作的一部重要的中篇小说。康拉德写作的年代,正是帝国...
关键词:《黑暗的心脏》 康拉德 殖民主义者 象征意象 未婚妻 象征意义 象征性人物 现代主义 悲观主义 野蛮人 
论康拉德及其《黑暗的心脏》
《许昌学院学报》1992年第1X期88-91,共4页崔万胜 
一康拉德出身于19世纪中叶俄国统治下的波兰。他的父亲是戏剧家、翻译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热情的爱国主义者。后因组织策划1863年的武装暴动,全家被流放到俄罗斯北部。当时康拉德仅有四岁,也随母亲一道前往流放地。在流放生活的残酷...
关键词:康拉德 殖民主义者 西方殖民主义 心脏 非洲大陆 黑暗 黑人 爱国主义者 父亲 俄罗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