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层

作品数:297被引量:1318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郝天珧傅容珊胥颐刘建华黄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震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利用P波“影区”特征探测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层内低速层
《地震学报》2016年第6期824-834,共11页焦煜媛 沈旭章 马克博 钱银苹 王静波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4IESLZ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4093;41574077)共同资助
选用我国西藏及其周边地区测震台网35个台站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2014年10月7日云南普洱MS6.1地震的波形资料,分析了垂直向分量初至P波的幅度特征.结果表明:在震中距处于5°—18°之间的P波初动幅度相对较小,存在"影区"特征,推测该...
关键词:岩石层 低速层 地震波影区 理论地震图 青藏高原 
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重力场和岩石层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0
《地震学报》2013年第5期692-703,1,共12页陈石 徐伟民 石磊 卢红艳 郭凤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104046);国家地震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19B01-05-0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QJB12B14;DQJB12B20)联合资助
继2008年汶川MS8.0地震之后,2013年4月20日又发生了芦山MS7.0地震,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同属龙门山断裂带.根据最新的重力和地形资料,采用岩石层弹性板模型,计算了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的二维岩石层有效弹性厚度分布,并从岩石层的力...
关键词: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岩石层有效弹性厚度 重力异常 龙门山断裂 
多种驱动力作用下东亚大陆形变及应力场演化被引量:6
《地震学报》2002年第1期17-26,共10页李祖宁 傅容珊 郑勇 董树谦 
973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资助
将印度板块持续地向北推进、下伏地幔小尺度对流对增厚大陆岩石层的搬离作用以及剥蚀作用视为形成现今东亚大陆形变和应力场格局的主驱动力 .在一梯形区域内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研究了东亚大陆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不同的剥蚀率系数及...
关键词:东亚大陆 形变 应力场 岩石层 印度板块 搬离作用 剥蚀作用 地震观测 地壳运动 
中国南北地震带岩石层壳-幔组合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效应
《地震学报》1998年第2期158-164,共7页毛桐恩 刘占坡 徐常芳 张洪魁 余素荣 雷孟京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
根据前人和作者最新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在计算机上完成了中国南北地震带1°×1°岩石层壳-幔结构比值R分布图的编绘;并根据该图研究了南北地震带的岩石层壳-幔组合结构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大地热流分布、壳内高导低速层分布...
关键词:岩石层 地震带 壳-幔组合 结构特征 构造效应 
中国大陆岩石层的方位各向异性被引量:72
《地震学报》1994年第2期131-140,共10页郑斯华 高原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资助
采用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地震记录直接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记录的SKS震相的剪切波分裂现象,确定了快速S波的振动方向和慢速S波的时间延迟.结果表明,对于所分析的8个观测台均发现了明显的S波分裂现象,时间...
关键词:大陆 岩石层 各向异性 中国 地震波 岩石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