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减薄

作品数:169被引量:3491H指数:4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徐义刚谢成龙吴福元朱光牛漫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华北克拉通胶莱盆地马山地区早白垩世粗面英安岩岩石成因被引量:9
《岩石学报》2020年第12期3705-3720,共16页何登洋 邱昆峰 于皓丞 黄雅琪 丁正江 申颖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9YFA0708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62106、41973048);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11415006)联合资助。
伸展盆地、拉张断层以及伴生火山岩是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地质响应,前两者通常源于中上地壳伸展活动,而后者则可能来自下地壳甚至地幔部分熔融。因此火山岩能够提供来自深部地壳、地幔及壳-幔相互作用的信息。胶莱盆地马山粗...
关键词:粗面英安岩 地球化学 地质年代学 LU-HF同位素 岩石圈减薄 胶莱盆地 
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与破坏机制的动力学数值模拟被引量:8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7期844-877,共34页刘明启 李忠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2240、41688103);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项目(编号:XDB180000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5CB856106)资助
大陆克拉通岩石圈的减薄是一种常见现象,但是其破坏并不常见.尽管前人针对这两种过程开展了不少研究,但是对其动力学机制尚缺乏统一认识.文章以大陆克拉通岩石圈,尤其是华北克拉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人的地质地球物理学观测以及动力学...
关键词:岩石圈减薄 克拉通破坏 大地幔楔 板块俯冲 流体活动 数值模拟 
华北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与克拉通减薄和破坏被引量:86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4期379-414,共36页郑永飞 徐峥 赵子福 戴立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5CB856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41690620)资助
华北克拉通在中生代发生了岩石圈减薄,古老的大陆岩石圈地幔在减薄后被年轻的新生岩石圈地幔所取代.与此同时,华北克拉通发生了破坏,以大规模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为标志.尽管对这个现象有了共识,但是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破坏的机制仍然存在...
关键词:克拉通破坏 镁铁质岩浆 岛弧型 洋岛型 岩石圈减薄 板块俯冲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mountain-root removal of the Dabie Orogen—Constraints from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post-collisional igneous rocks被引量:27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第35期4411-4417,共7页LI ShuGuang HE YongSheng WANG ShuiJiong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09CB825002);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0773013 and 91014007)
Systematical studies of post-collisional igneous rocks in the Dabie orogen suggest that the thickened mafic lower crust of the orogen was partially melted to form low-Mg#adakitic rocks at 143–131 Ma.Delamination and ...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 地球化学制约 后碰撞 机制 下地壳熔融 岩浆岩 年代学 岩石圈减薄 
大别造山带的去山根过程与机制:碰撞后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被引量:30
《科学通报》2013年第23期2316-2322,共7页李曙光 何永胜 王水炯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825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3013;91014007)资助
系统的大别山碰撞后岩浆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大别山加厚镁铁质下地壳在143-131 Ma时发生部分熔融,生成低镁埃达克质岩;130 Ma左右加厚下地壳拆沉,引起了地幔上涌,产生了130 Ma以后的大规模镁铁质和花岗质岩浆作用.在大别山低镁...
关键词:碰撞后岩浆作用 去山根过程 岩石圈减薄 埃达克质岩 混合岩 
冀西北早白垩世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被引量:14
《地球化学》2012年第4期343-358,共16页李创举 包志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416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3018)
冀西北张家口地区晚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 通过精确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获得东坪金矿东侧北栅子碱性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130.5±1.5) Ma, 其周围出露的张家口组粗面质火山岩的喷发年龄为(127.8±3.9) Ma, 为早白...
关键词:早白垩世 花岗岩 中生代 岩石圈减薄 北栅子岩体 河北省 
辽河坳陷青龙台辉绿岩的Ar-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作用完成时间的限制被引量:7
《地质通报》2010年第6期842-850,共9页李军 吴昌志 王震宇 陈振岩 杨光达 汤晓茜 李值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6CB403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72050;40872064)联合资助
辽河坳陷青龙台辉绿岩全岩Ar-Ar同位素定年所获得的坪年龄为(35.5±0.7)Ma,与正反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均相吻合,表明该辉绿岩侵位于新生代古近纪的沙河街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青龙台辉绿岩贫硅,富碱、钛,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
关键词:岩石圈减薄 辉绿岩 地球化学 辽河坳陷 华北克拉通 
东北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时间上限的厘定:来自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年代学约束被引量:6
《地质科学》2010年第1期194-206,共13页徐岩 陈汉林 章凤奇 董传万 余星 肖骏 庞彦明 舒萍 丁日新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09-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7BC411303)联合资助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大型的晚中生代含油气沉积盆地。在盆地发育早期阶段受强烈伸展作用影响形成了大规模的断陷和大量的火山活动。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区火山岩的年代学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徐家围子断陷升深更2井和...
关键词:中国东北 松辽盆地 晚中生代 锆石SHRIMP 岩石圈减薄 
华北地区晚中生代重大构造转折的地质证据被引量:19
《中国地质》2008年第6期1162-1177,共16页陈根文 夏换 陈绍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507);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科学研究所创新项目(GIGCX-04-03)资助
华北地区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分别发生了两次不同性质的岩浆活动,早期形成一套高锶石英闪长岩,另一期为钾玄岩系。两套岩石分别代表地壳加厚和减薄的构造背景,两次岩浆活动的转折期大致在130Ma左右。此外,华北地区白垩纪广泛分布的碱性岩...
关键词:华北地区 中生代 构造转折 岩浆活动 岩石圈减薄 
华北地区深部地幔剪切波速度结构研究被引量:18
《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第6期1709-1719,共11页张学民 刁桂苓 赵英萍 王卫民 束沛镒 
国家重点基础科研973项目(2003CB716505);地质过程与矿产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GPMR0550)共同资助
本文分析了华北地区近50个台站下方800 km深度内的剪切波速度结构.结果发现华北地区不同构造单元之间速度结构差异很大,稳定地块速度随深度稳定增加,构造带内速度结构复杂,而且即使在同一构造单元内,不同区段之间速度结构也明显不同,如...
关键词:剪切波速度结构 华北 太行山构造带 燕山构造带 岩石圈减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