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

作品数:2741被引量:18847H指数:5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立飞李才杨经绥朱永峰张泽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天山阿克牙孜下游地区变质岩的演化:来自碳质拉曼光谱温度计的启示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0年第12期4617-4629,共13页岳季 吕增 崔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91955202,41372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15CB856105)。
西南天山造山带是塔里木板块和伊犁-中天山板块聚合碰撞的产物,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演化.伊犁-中天山陆块南缘的变质作用研究对于揭示西南天山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地区变质岩分布广泛,但目前的变质作用研究主要集中于木扎尔特...
关键词:碳质 拉曼光谱 温度计 石墨化 变质单元 西南天山 岩石学 
从岩浆岩看青藏高原地壳的生长演化被引量:24
《地球科学》2020年第7期2245-2257,共13页莫宣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No.40830317);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Nos.2002CB4126,G1998040800);自然资源部重大项目(No.9501101)。
青藏巨厚陆壳的性质和形成机制,是重要的科学问题.通过对青藏岩浆岩,特别是其Nd、Hf同位素的研究,证明青藏高原并存着新生地壳和再循环地壳两类地壳.地壳的结构和属性对成矿矿种、矿床类型和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青藏巨厚地壳是由两种...
关键词:青藏高原两类地壳 新生地壳 再循环地壳 青藏地壳增厚机制 地壳增厚的时间 岩石学 
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铀矿床岩石学、矿物学特征及其对铀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被引量:8
《地质论评》2020年第2期410-424,共15页张宾 刘红旭 丁波 易超 张艳 
核工业地质局铀矿地质科研项目“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与新区突破研究”(编号:地D19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15CB453004);中核集团集中研发项目(龙腾二期)下设专题“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关键因素识别与靶区优选”(编号:地LTD1601-2)的成果。
对砂岩型铀矿床各地球化学分带中砂岩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探索铀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纳岭沟铀矿床砂岩的矿物学特征做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铀成矿过程中各伴生矿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地质意义的认识相对薄弱...
关键词:岩石学 矿物学 铀成矿 纳岭沟铀矿床 鄂尔多斯盆地 
超高压榴辉岩-脉体体系成因和俯冲带变质流体演化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19年第12期4072-4080,共9页郭顺 唐盼 陈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5CB856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72059);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No.2017090)
超高压岩石-脉体体系是认识俯冲带流体性质和行为的天然实验室.通过总结大别超高压变质带3个榴辉岩(角闪岩)-脉体体系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大陆俯冲带变质流体的溶解-结晶过程和氧逸度变化规律以及流体对轻元素硼的迁移过程.对榴辉岩-复合...
关键词:超高压榴辉岩 脉体 俯冲带流体 结晶 氧逸度 岩石学 元素迁移 
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的高温高压实验:对地幔不均一性成因的启示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19年第12期4112-4118,共7页王春光 许文良 
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No.2015CB856101)
使用活塞-圆筒式高温高压装置进行一系列榴辉岩部分熔融熔体与橄榄岩反应实验,可以为深入了解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地幔不均一性的成因提供重要信息.实验使用反应偶的方法,并在0.8~3.0 GPa和1200~1425℃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
关键词:俯冲带 壳一幔相互作用 地幔不均一性 熔体一橄榄岩反应实验 岩石学 
南阿尔金高压-超高温麻粒岩变质作用:大陆地壳超深俯冲与折返过程的记录
《地球科学》2019年第12期4004-4008,共5页董杰 魏春景 张建新 
科技部“973”项目(No.2015CB856105)
南阿尔金造山带是目前报道的具有最深俯冲记录的大陆超高压变质带,其内出露有高压-超高温麻粒岩,它们对深入理解大陆地壳岩石超深俯冲与折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对南阿尔金巴什瓦克地区长英质麻粒岩和基性麻粒岩的岩相学、矿物化学...
关键词:高压一超高温变质作用 长英质麻粒岩 基性麻粒岩 大陆超深俯冲 南阿尔金 岩石学 
柴北缘鱼卡含硬柱石假象榴辉岩的发现、P-T-t轨迹及控制硬柱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被引量:3
《地球科学》2019年第12期4009-4016,共8页任云飞 陈丹玲 宫相宽 刘良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5CB856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472053,41430209)
硬柱石是大洋冷俯冲带的代表性矿物之一,富含水和Sr、Pb及稀土等微量元素,其形成和分解对于俯冲带流体活动、壳幔水和微量元素循环、地幔楔交代和熔融及岛弧岩浆作用等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硬柱石对温度和压力的改变非常敏感,在板片折返...
关键词:硬柱石假象 榴辉岩 P-T-T轨迹 鱼卡 柴北缘 岩石学 
大陆碰撞造山带镁铁质岩浆岩记录俯冲古洋壳物质再循环被引量:3
《地球科学》2019年第12期4128-4134,共7页戴立群 赵子福 
国家“973”计划项目(No.2015CB856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573001,41822302)
在大陆碰撞造山带中寻找消失的古洋壳再循环及其壳幔相互作用的证据,对理解从洋壳俯冲到陆壳俯冲化学地球动力学过程的转变,以及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桐柏-红安造山带晚古生代和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
关键词:碰撞造山带 镁铁质岩浆岩 古洋壳再循环 壳幔相互作用 岩石学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记录古太平洋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被引量:13
《地球科学》2019年第12期4135-4143,共9页徐峥 郑永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673028,41590620);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No.XDB18020303);科技部“973”计划项目(No.2015CB856100)
大陆玄武岩通常具有与洋岛玄武岩相似的地球化学成分,其中含有显著的壳源组分.对于洋岛玄武岩来说,虽然其中的壳源组分归咎于深俯冲大洋板片的再循环,但是对板片俯冲过程中的壳幔相互作用缺乏研究.对于大陆玄武岩来说,由于其形成与特定...
关键词:大陆玄武岩 大洋板片 俯冲带 壳幔相互作用 岩石学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安山质火山岩记录的新元古代大洋板片-地幔相互作用被引量:4
《地球科学》2019年第12期4144-4151,共8页陈龙 郑永飞 
国家“973”计划项目“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No.2015CB856106);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冈底斯岩基晚白垩世镁铁质侵入岩地球化学研究”(No.41703025)
大陆弧安山岩的形成是大洋板片向大陆边缘之下俯冲的结果,但是在具体形成机制上存在很大争议.针对这个问题,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安山质火山岩及其伴生的玄武质和英安质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对大陆弧安山质火成岩...
关键词:安山质岩浆作用 洋壳俯冲 沉积物再循环 源区混合 地幔交代岩 岩石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