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

作品数:9201被引量:294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刁大明张晓东刘卫东龚灿张志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2020年大选后美国的政党政治走向及其影响被引量:8
《美国问题研究》2021年第1期47-60,213-214,共16页王浩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项目编号:2017EGJ003)的阶段性成果
备受瞩目的2020年美国大选不仅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选民投票率最高的一次选举,而且也成为党争极其激烈、社会极端分裂的一次选举。尽管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击败在任总统特朗普入主白宫,同时民主党人还在国会参众两院获取了微弱政治优势...
关键词:美国政治 拜登 极化 分化 政党重组 
特朗普双击效应:从恶性党争到政治衰败被引量:2
《统一战线学研究》2021年第2期101-108,共8页张春满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两级数据库建设与美国比较政治学的百年发展研究”(2019EZZ002);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中西比较视野下中国参政党的实践优势与理论价值研究”(ZK20200234)。
美国国内政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其走向何方值得关注。2020年美国大选从整体上显示,美国政治开始从恶性党争的“否决体制”走向系统性政治衰败。今天的美国之所以出现系统性政治衰败,本质上是因为美国的制度缺陷。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形成...
关键词:美国大选 恶性党争 政治衰败 特朗普双击 政治极化 治理困境 
鲁哈尼当选对伊朗核问题的影响被引量:5
《西亚非洲》2013年第6期79-97,共19页赵建明 
作者主持的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东地缘政治变化新趋势及中国的中东战略研究"(2012ZED001)的阶段性成果
2013年伊朗大选以温和派候选人鲁哈尼的当选落下帷幕。鲁哈尼提出的建设性互动、透明合作解决等主张给打破伊朗核问题僵局带来可能性,但是国际互动的脆弱性、鲁哈尼的总统权限、现实僵局、真实的核意图是鲁哈尼推行新的核政策的制约因...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 伊朗总统大选哈桑·鲁哈尼 
印共(马)大选败北:反思与未来被引量:2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68-74,共7页官进胜 
2008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第三世界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基于拉美与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分析视角>系列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08BKS003
在印度第15届人民院选举中,印共(马)惨败。面对选举失利,印共(马)深刻反省,土地与工业化政策失误、官僚主义与疏离人民、遭遇强有力政治对手是其失败的主要因素。全党将从大选失败中吸取教训,重塑党与人民之间的紧密联系,致力于左翼的团...
关键词:大选 失利 反思 未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