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以来

作品数:58被引量:529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保生范淑贤马春梅王永李铁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岩石矿物学杂志》《地层学杂志》《地球学报》《干旱区地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30 ka BP以来大兴安岭漠河盆地多年冻土区气候与环境变化
《地理学报》2024年第9期2280-2296,共17页刘锐 臧淑英 赵林 吴晓东 刘立新 吴少强 李天瑞 张紫豪 何俭翔 李彪 张博雄 程小峰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22FY10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0A20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51);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HSDBSCX2022-07)。
多年冻土对全球变化非常敏感,利用植被演替揭示多年冻土区气候与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兴安岭漠河盆地多年冻土岩芯孢粉学为证据,通过AMS14C构建了年代学框架,重建多年冻土区更新世晚期以来植被演替与气候历史,分析了植被演替...
关键词:漠河盆地 更新世晚期 多年冻土 植被响应 古气候 
江汉平原湖相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记录揭示的12.8 cal. ka BP以来气候环境演变
《地球环境学报》2024年第2期290-305,共16页罗文菁 吴立 朱诚 马春梅 路曙光 李晨晨 李肖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221,41977389);安徽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2022BFAFZ0136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1605)。
以江汉平原JZ-2010湖相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AMS14C年代数据为框架,通过对湖相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研究,重建了江汉平原冰消期末至全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区域气候变化的可能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
关键词:江汉平原 湖相沉积 元素地球化学 环境演变 
青海湖湖东地区近32 ka BP以来风沙沉积的粒度端元特征及环境意义
《现代地质》2024年第2期487-496,共10页胡梦珺 许澳康 孙文丽 庄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018和41161036)。
青海湖湖东地区出露典型的风成沉积,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为古气候环境的重建提供了良好研究窗口。本文选取湖东地区厚度10 m的风成砂-砂质古土壤剖面为对象,运用端元分析模型对沉积物粒度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对气候变化反映敏感的粒级组分...
关键词:端元分析 风成砂 环境演变 青海湖 
8000a BP以来东沙西南海域深水珊瑚的发育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
《热带海洋学报》2023年第1期98-113,共16页张斌 陈忠 许安涛 王雪松 田雨杭 张应威 
三亚崖州湾科技管理局2022年度科技计划项目(SKJC-2020-01-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6065、4177606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104)。
深水珊瑚骨骼记录了珊瑚生长环境的精细变化,但目前对南海深水珊瑚生长的影响因素、演化阶段及其对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仍缺乏了解。本文通过对东沙西南海域深水珊瑚骨骼的化学元素、U-Th年龄进行测定和研究,揭示8000a BP以来东沙西南海...
关键词:深水珊瑚 U-Th年龄 演化阶段 全新世 东沙西南海域 
基于碳酸盐矿物数据估算色林错5000a BP以来的沉积无机碳通量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23年第1期77-83,共7页聂小芳 朱立平 韩作振 李明慧 王晓晓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项目(2019QZKK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31177);中科院先导专项(XDA20020100,XDA20070101)。
湖泊沉积物碳通量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内容,湖泊沉积物中无机碳主要以碳酸盐矿物的形式存在,而获取碳酸盐矿物中的无机碳含量的方法主要有X-射线衍射(XRD)法和酸溶后测定法两种。基于西藏色林错钻孔沉积物的X-射线衍射数据,估算了沉积物每...
关键词:大气CO_(2)消耗 水菱镁矿 沉积无机碳通量 
共和盆地马四剖面12 cal ka BP以来色度特征及环境演变
《地层学杂志》2022年第4期391-400,共10页胡梦珺 孙文丽 庄静 吉天琪 郑登友 许澳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018、41161036)资助。
本文以共和盆地马四剖面古风成砂-古土壤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CM-5分光测色计获得土壤色度参数亮度(L^(*))、红度(a^(*))及黄度(b^(*))值,分析色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合Fe2O3、有机质及利用磁化率重建的温度、降水量指标探讨色度参数...
关键词:色度参数 环境演变 古风成砂-古土壤 第四纪 共和盆地 
南海北部东沙海区11.3ka BP以来甲烷渗漏的沉积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地球化学》2022年第3期333-343,共11页王正波 梁前勇 廖伟森 胡建芳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3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6058,41576053)联合资助。
南海北部东沙海区是天然气水合物有利远景区,关于其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的沉积记录研究相对较少,不利于探讨东沙海区甲烷渗漏与该海区气候环境演化的耦合关系。本研究通过对南海北部东沙海区D7和DSF两根沉积柱的总硫含量(TS)、硫碳比...
关键词:正构烷烃 总硫含量 硫碳比值 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 甲烷厌氧氧化 海水表层温度 
台湾头社盆地湖沼相沉积孢粉记录的6.2~1.3 cal ka BP以来气候研究被引量:2
《高校地质学报》2020年第5期592-600,共9页黄振辉 马春梅 齐士峥 赵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196)资助。
头社盆地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东亚季风区的最前沿,对东亚季风的响应十分敏感,研究其中晚全新世以来古植被、重建古气候序列,探讨其气候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对头社盆地泥炭—湖泊沉积的AMS14C测年、体积磁化率测...
关键词:中晚全新世 东亚夏季风 古气候 孢粉纪录 
东海南部内陆架泥质区S05-2 孔沉积物4870a BP以来的沉积学记录及其对物源与季风演化指示被引量:1
《热带海洋学报》2020年第5期84-97,共14页张杰 李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6066)。
以东海内陆架S05-2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加速质谱仪(AMS)14C年龄测定、粒度测试、粘土矿物及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析。研究表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南部水动力环境强,沉积物主要以粉砂为主;4870a BP以来研究区的物源以台湾岛河流物质为...
关键词:东海内陆架 泥质区 物源 季风 粘土矿物 元素 粒度 
共和盆地马四剖面12 cal ka BP以来的成壤环境演变被引量:8
《中国沙漠》2019年第6期66-75,共10页张亚云 胡梦珺 李娜娜 王佳 李春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018,41161036)
在分析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及其比值的基础上,结合14C测年,对共和盆地马四剖面风成沉积序列进行研究,重建了12 cal ka BP以来共和盆地成壤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以SiO2、Al2O3为主,元素含量SiO2>Al2O3>Fe2O3>MgO>...
关键词:常量元素 迁移率 成壤环境 共和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