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替过程

作品数:304被引量:3740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少麟方炜程积民王刚王伯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恢复演替过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毛乌素沙地杨柴灌木林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23年第9期3798-3806,共9页黄卫丽 海龙 吴振廷 武永智 张嘉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67043)。
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SOC)的活性部分,是衡量土壤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环境的早期变化。但在SOC贫瘠的沙地,长期恢复演替如何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杨柴人工...
关键词:土壤活性有机碳 恢复与演替 毛乌素沙地 
沼泽湿地恢复演替过程中朝天委陵菜间隔子性状与分枝强度的关系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0年第1期123-129,共7页李雪萍 赵成章 任悦 张晶 雷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13,91125014,41861009);甘肃省生态学重点学科基金项目
间隔子和分株影响克隆植物的空间分布和资源获取,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克隆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按照恢复时间设置I(5a)、II(15a)、III(25a)3个梯度,研究了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沼泽湿地恢复演替过程中朝天委陵菜(Potentilla ...
关键词:恢复演替 间隔子长度 直径 分枝强度 朝天委陵菜 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 
喀斯特森林恢复演替过程中枯落物和土壤水文特征研究被引量:1
《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第23期150-154,共5页胡向红 俞筱押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黔教合KY字[2013]209)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演替过程中3个不同演替阶段(灌木、次生林和原生乔木林)的枯落物和土壤水文特征.结果表明:枯落物总储量在4.31~5.38 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8.84~15.22 t/hm2之间,有效拦蓄能...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 自然恢复 枯落物层 土壤层 生态水文功能 
云雾山天然草地30年恢复演替过程中优势草种生态位动态被引量:15
《草地学报》2014年第4期677-684,共8页史晓晓 程积民 于飞 朱仁斌 赵新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影响径流的空间尺度效应"(4123085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XDA05050202);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540)资助
为探究云雾山天然草地30年恢复演替过程中优势草种的生态位动态,通过典型样方调查,运用Levins和Pianka公式分别对封育5年、9年、14年、18年和30年天然草地的主要物种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封育年限草地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类型...
关键词:云雾山 封育草地 生态位 恢复 演替 
高寒草甸恢复演替过程中生产力与植物功能特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
《草业学报》2012年第6期235-241,共7页张灵菲 魏斌 葛庆征 郝敏 傅华 张卫国 江小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53B04);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科研经费项目(201203041)资助
研究选择甘肃省玛曲县阿孜牧场高寒草甸,利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分别于同质高寒草甸内选择弃耕后恢复1,3,7,10,15年的5个演替梯度的草地各0.5hm2,于每梯度样地内选5个0.5m×0.5m的样方,分别于2010年5月(牧草萌发期)和8月底(生...
关键词:恢复演替 植物功能特征 净初级生产力 高寒草甸 
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性状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33
《草业学报》2012年第4期1-9,共9页单贵莲 初晓辉 田青松 马玉宝 李临杭 陈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07CB106800)资助
为探讨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性状的变化规律,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选取不同围封年限,处于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生长季围封(4-9月围封)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开展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物理、化...
关键词:典型草原 生长季围封 土壤性状 草地演替 
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7
《草地学报》2012年第2期292-297,共6页单贵莲 陈功 宁发 马玉宝 初晓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2007CB106800)资助
选取不同围封年限的生长季围封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动态变化的研究,探讨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与草地植被及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自由放牧草地相比,围封7年、10年、13年和20年的草地...
关键词:围封年限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土壤酶活性 
典型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过程中大针茅组织细胞变化的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10期164-170,共7页张韬 刘佳慧 王建琼 都达古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30330120)资助
将显微照相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应用于组织解剖学中。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不同退化研究样地大针茅(Stipa grandis)营养器官茎和叶组织细胞变化的研究,揭示出草原植物小型化的内在机制。随着群落恢复演替的进程...
关键词:典型草原 退化群落 恢复演替 大针茅 组织细胞变化 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特性研究——以广西都安县澄江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5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年第3期1-5,共5页杨小青 胡宝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GB403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61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760);广西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专项基金(桂教人056408);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以广西都安县澄江小流域为例,研究广西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特征。在研究区内选择石漠化恢复演替的8个阶段,即石漠化土地、坡耕地、矮草丛、高草丛、灌草丛、灌丛、人...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 恢复演替 土壤质量指数 
滇东喀斯特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被引量:7
《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第1期145-148,共4页司彬 姚小华 任华东 李生 何丙辉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专题“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2006BAD03A0303);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项目“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2003]88-1);“南方石漠化山地植被恢复技术应用示范”(林计批字2006-3);科技部公益项目“石漠化植被恢复技术支持体系构建”(2005DIB3J146)
滇东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后,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可分为草丛阶段、草灌阶段、灌木林阶段、次生乔木林阶段、滇石栎和高山栎林阶段、麻栎和高山栎林阶段、高山栎林阶段。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各演替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滇...
关键词:喀斯特植被 石漠化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滇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