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床

作品数:120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辉黄敏张翔邹应斌任金波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淮安汉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东县土肥站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农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如何正确使用水稻种子包衣剂
《福建农业》1999年第7期23-23,共1页罗胜奎 
水稻种子包衣技术是目前推广的重要配套新技术。据去年早、中、晚稻应用和今年早季使用情况看,实践再次证明它具有矮壮、增蘖、杀虫、杀菌、抗病、避鼠等多种功效,达到培育壮秧、增产增收的目的。但在应用中,因其技术性强,操作要求高,...
关键词:水稻种子包衣剂 正确使用 早季 秧盘 秧床 培育壮秧 烂种 操作要求 晚稻 秧苗 
晚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1999年第6期6-6,共1页林国宝 
闽侯县于1994年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经过多年的吸收、创新,已成为适应我县水稻增产的一项新型栽培体系。5年来累计推广49.12万亩,平均亩产471.93公斤,比普栽亩增38.82公斤,总产增1907.42万公斤,共增收858.34万元,为我县完成省级...
关键词: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晚稻 高产栽培技术 秧床 平方 花优63 全层施肥 闽侯县 新型栽培 幼龄果园 
水稻抛秧塑盘旱育技术
《福建农业》1999年第4期8-8,共1页陈玉书 
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抛秧技术,是一项省工、省本、省力、增产、增收的新技术。我镇于1996年开始示范、推广抛秧技术,很受种粮大户的欢迎。但由于育秧苗床多选择水田,床面不平易积水,秧苗串根问题突出,给大田抛秧操作带来不便。
关键词:塑盘旱育 水稻抛秧 串根 秧床 秧苗 育秧 抛秧技术 营养土 深扎 喷水壶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
《福建农业》1998年第3期6-7,共2页黄子贵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是应用旱育秧的优势,也就是将旱育秧苗采取分棵带土秧,直接抛入大田。这项技术发挥了旱育秧和抛秧的双重优势,同时操作更简便、省工、省本、增产增收,深受农民的欢迎,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水稻无盘旱育抛秧主要配...
关键词:旱育抛秧技术 无盘 水稻 旱育秧苗 早稻 烤田 平方 晚稻 秧床 威优77 
双早旱育秧两段覆盖地膜技术
《福建农业》1998年第2期5-5,共1页傅国平 
杂草、鼠害、出苗不齐是双早旱育稀植栽培中出现的新问题。尤其是春播育秧期间,闽北常出现倒春寒,上述矛盾尤为突出。邵武市下沙镇屯上村摸索出的“旱育秧两段覆盖地膜栽培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其主要技术是: 一、秧床的选择及...
关键词:段覆盖 双早 地膜技术 秧床 旱育秧 平方 邵武市 地膜栽培技术 复膜 营养土 
晚稻播种“五要”
《福建农业》1998年第1期14-14,共1页林友官 
一、要看天气:6月底7月初我省一般都有雷雨,要防止雷雨冲刷,一般选在傍晚播种为宜,如遇雨水冲刷要采取补救措施。 二、浸种要够:一般掌握浸种36—48小时;准确浸够就是称水谷水量有否达35%,即种谷增重1/3。 三、要用强氯精浸种和多效唑...
关键词:晚稻 浸种 秧床 雷雨 种谷 强氯精 杂交种子 常规种 采取补救措施 雨水冲刷 
旱育秧发生“烧苗”原因与防治被引量:1
《福建农业》1997年第1期11-11,共1页刘添传 
导致烧苗的王要原因有三种。其一,农户在育秧过程中进行土壤消毒和防治立枯病时,用药量超过了标准用量的20倍以上,造成秧苗药害死苗。其二,农户在施“断乳肥”时,肥料用量过多或直接把肥料撒施在秧床上,造成肥害烧苗。其三,在秧苗长到3....
关键词:烧苗 原因与防治 旱育秧 秧床 秧苗 土壤消毒 揭膜 消毒土壤 平方 死秧 
汕优63再生稻旱育稀植栽培试验
《福建农业》1994年第7期6-6,共1页何剑生 胡昌贵 
建宁县地处闽西北内陆山区,春播期间气温低,寒害频繁、晚季秋寒早,用汕优63作再生稻栽培,由于季节紧,难于稳产高产。为此,1993年我们进行汕优63再生稻旱育稀植栽培试验,从提早播种而获得了提前收割,为扩大再生稻种植区域和再生稻的高产...
关键词:旱育 稀植 高产稳产 种植区域 内陆山区 工程改造 常规栽培 秧床 烤田 叶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