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林

作品数:696被引量:88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坚张春霞张兆金夏涛彭冶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江苏林业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泗阳杨树林地引种太子参复合栽培试验初报
《江苏林业科技》2018年第6期19-21,43,共4页左其峰 臧红霞 王进杰 
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高效生态杨树林地太子参复合经营栽培技术示范"LYSX[2015]62
通过引进太子参贵州施秉、福建柘荣和安徽广德种源共10个品种,在泗阳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广德种源成苗率最高,为93.6%;单株块根数最多,平均达9.6个;每100个太子参块根鲜质量最高,平均为35.75 g。选择广德种源广4品种在泗阳不同杨树林...
关键词:杨树 林地 引种 太子参 复合经营 泗阳县 
不同林龄和栽培代次杨树林土壤微生物量磷动态研究被引量:1
《江苏林业科技》2013年第4期8-12,共5页赵和胜 王艮梅 韦庆翠 袁润 张焕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01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802980002)
选择不同林龄和栽培代次的杨树人工试验林地,从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微生物量磷(SMBP)的年动态变化和剖面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试验林地SMBP的年动态变化规律相似,即冬、春季节较高,而夏、秋...
关键词:杨树林 土壤微生物量磷 年动态变化 剖面垂直分布 载培代次 
杨树林带定量施肥效果的研究被引量:5
《江苏林业科技》2013年第1期13-15,共3页周林 
为了解杨树施肥的种类、数量与其收获量的关系,在杨树林带中进行了5个同价值不同种类肥料定量施肥试验,对其林带生长历时13 a跟踪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其胸径、树高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收获量及木材等级明显提高,其经济效益十分...
关键词:杨树 定量施肥 
杨树中幼龄林间种蒲公英栽培技术及效益初报被引量:7
《江苏林业科技》2012年第6期39-40,54,共3页孙国光 倪竞德 朱瑞 王进杰 
江苏省2012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介绍了在古黄河流域利用杨树林套种蒲公英等中草药的栽培技术和效益。为期2 a近128 hm2的杨树中幼龄林内间种法国厚叶蒲公英的试验表明,林下蒲公英平均年产值3 000~45 000 kg/hm2,经对林下蒲公英主要成分测定高于国家药典标准3~4倍。
关键词:杨树林 间种蒲公英 栽培技术 
杨树新造林地黄蜀葵间种技术被引量:1
《江苏林业科技》2012年第5期37-38,共2页孙国光 周娟梅 孙体如 陈双雨 
江苏省2012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
介绍了泗阳县杨树新造林下间种黄蜀葵技术播种繁殖、苗钵移栽技术以及补苗、除草、控苗、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同时,对黄蜀葵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药物含量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黄蜀葵 杨树林地 间种技术 
杨树林带抚育间伐技术被引量:2
《江苏林业科技》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李国钊 
通过对Ⅰ-69杨和NL-80203树冠生长特性的分析,对同龄杨树林带抚育间伐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林带间伐起始期可以林带平均高度为依据.对Ⅰ地位级的林带,当初植密度较大(3 m ×4 m)时,可在林带高度达到15 m左右时进行一...
关键词:杨树林带 抚育间伐 间伐起始期 间伐强度 
造林密度与林木生长浅析
《江苏林业科技》1993年第S1期48-48,共1页严前生 
选择合理的造林密度是林业生产的基本技术措施之一。本市在对改进造林技术方法,确定合理造林密度,提高造林质量方面研究较少。由于造林密度偏大,加上其它原因,导致成林成材少,林业生产水平低,效益差。为解决这方面的认识问题,笔者就不...
关键词:林业生产 造林密度 营林生产 造林质量 造林技术 适地适树 林种 杨树林 谨此致谢 技术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