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

作品数:2042被引量:4841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金爱兵蒲俊兵胡豫刘泽霖孙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王鸿利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王鸿利 
关键词:诊断 血分 分子标志物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实验室检测 简述 指标 应用 
常规凝血检测指标在产后出血中的意义被引量:6
《上海医学》2002年第6期375-376,共2页杨伶俐 胡烈薇 蔡晓敏 王学锋 璩斌 王鸿利 
关键词:常规凝血检测指标 产后出血 诊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急性白血病并发前DIC的分子标志物诊断被引量:3
《上海医学》2002年第3期164-166,共3页吴方 王学锋 璩斌 陈钰 沈志祥 王鸿利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 (AL)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探索其在前DIC (pre DI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81例AL患者血浆组织因子 (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纤溶酶 抗纤溶酶复合物 (P...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急性白血病 诊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15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第6期324-327,共4页王鸿利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鉴别诊断 诊断 DIC 
DIC诊断治疗的经验教训被引量:3
《实用内科杂志》1992年第3期116-118,共3页王鸿利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致病因素使机体微血管内发生广泛性的微血栓,造成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被消耗,并伴以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为特征的获得性出血综合征.本文简要叙述DIC 诊断治疗的经验教训1
关键词: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 诊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被引量:1
《实用内科杂志》1987年第1期17-19,共3页王鸿利 王振义 陈淑容 蔡敬仁 张利年 
出血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常见临床症状,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解除病因和制止出血是治疗DIC和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我院1973~1985年之间诊断为DIC的188例患者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诊断依据(一)有诱发DIC的病因...
关键词:肝素治疗 疗效 临床症状 重要措施 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浆 出血症状 恶化者 凝血试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