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SIELLA

作品数:27被引量:14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莫照兰李杰肖鹏曾令兵陈昌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黑龙江畜牧兽医》《Fundamental Research》《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Zoological Research》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养殖澳洲宝石鱼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基因的检测被引量:15
《淡水渔业》2010年第1期50-54,共5页叶旭红 林先贵 王一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07024);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0B0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6C40038)
从患病澳洲宝石鱼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编号Et4),对该菌的生化特性及致病基因进行检测,并进行了药敏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菌株Et4的生化鉴定结果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标准菌株(AY77513)一致;其16S rRNA序列,经同...
关键词:澳洲宝石鱼(Scortum barcoo)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 16S RRNA基因 esaV基因 
养殖大菱鲆细菌性红体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8
《海洋科学》2009年第7期57-63,共7页董丽 王印庚 张正 曲江波 陈霞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3AA622070);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9A1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项目(nyhyzx07-46)
从患有红体病的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的肌肉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并记为H1。经人工注射感染证实H1即为引起养殖大菱鲆红体病的病原菌,其半致死量LD50为2.82×105CFU/mL,而低浓度(1.41×103CFU/mL)没有造成死亡,但注射部位...
关键词: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红体病 细菌鉴定 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