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

作品数:872被引量:71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钱明吴震张卫红张宏敏彭国翔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贵州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浙江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阳明思想在欧美的传播研究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111-122,159,共13页蔡亮 
2019年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学研究中心基地重大项目“国际视野下的浙学:阳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19ZXZD03);宁波市委宣传部“中欧共建‘一带一路’文化探源:阳明思想在欧洲的传播研究”;宁波市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传播基地建设阶段性成果。
阳明思想的域外传播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明清之际,在“东学西渐”的洪流之中,包括阳明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传入欧洲,并在一定程度上滋养了欧洲启蒙运动者的精神世界。通过梳理五百多年的传播历史,可以发现阳明思想在...
关键词:阳明思想 欧美传播 浙学 域外阳明学 
中晚明时代“生之谓性”解释的新动向——以阳明学为中心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102-108,159,160,共9页刘昊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成果。
近年来,中国哲学的"生生"问题正成为学界热议的一个学术生长点,这场议论所关注的主要是易学天道生生的观念问题,而鲜少涉及人性论域中的生生问题。其实,以告子"生之谓性"为标志,生的思想至少在前孟子时代便已流行,只是此说遭遇孟子批评...
关键词:生之谓性   阳明学 气学 
阳明学时代何以“异端”纷呈?——以杨慈湖在明代的重新出场为例被引量:6
《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110-118,159,共10页吴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Z013)成果
朱子"却是杨敬仲文字可毁"的一句棒喝不啻是对杨慈湖宣判了"死刑"。故在宋末明初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慈湖著作及其思想几乎处于淹没不闻的状态。然而随着阳明学在1520年代的涌现,一向被视作异端人物的慈湖之书忽然现世,自此以往,朱子学与...
关键词:象山学 阳明学 杨慈湖 慈湖批判 异端 
《传习录》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与研究被引量:10
《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121-127,159,共8页费周瑛 辛红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德经>在美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14BYY025)的阶段性成果
《传习录》及其承载的阳明思想在西方世界的译介与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大致历经通识译介阶段(1960年以前)、学术繁荣阶段(1960—1980年)以及多元研究阶段(1980年至今)。通识译介阶段的传播主体以兼通中西方语言文化的传教士与出洋华人...
关键词:《传习录》 阳明学 传播 
理性审视,还神为人——从《王阳明年谱长编》看束景南教授的阳明学研究被引量:2
《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152-155,共4页鹿博 
阳明心学博大精深,明清以后阳明学向不同文化区域与文化圈的传播辐射,形成了众多不同的诠释体系。后人对阳明学的诠释研究虽有不同的视角与立场,但都应该立足在王阳明本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王阳明本人的研究大致分作三个领域:其一,...
关键词:阳明学研究 王阳明 理性审视 教授 年谱 诠释研究 阳明心学 文化区域 
阳明学的“良知”与“知识”之辨——再论“颜子没而圣学亡”被引量:3
《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116-122,115,共8页申绪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的阶段性成果;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支持
"颜子没而圣学亡"的命题,王阳明提出之后旋即引起争议。王畿继承阳明的思想,继续发展论证该说。除该命题所蕴含的"心学道统论"独立、开放的意义之外,从良知与知识的角度,王阳明与王畿师徒二人以此命题反对后世流传的以子贡为代表的外向...
关键词:阳明学 颜子 子贡 良知 知识 
从“以知解独”到“以自解独”——论阳明学派慎独工夫转向及其哲学意义被引量:7
《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120-131,共12页陈畅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儒学案>的道统论哲学及其话语特色研究"(12CZX03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研究"(15ZDB005);广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GD11YZX01);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wym11027)的阶段性成果
阳明学派"以慎独为宗旨者多矣"。而阳明后学对慎独的诠释,有一个从侧重"独知"到反对以"知"解独的转向。这一转向源于阳明"良知即是独知"说在中晚明时代引发的诠释困境。在宋明理学中,朱子与阳明都以"独知"解释慎独,但阳明学派的心学立...
关键词:慎独 诚意 明清思想转型 
同步推进传统浙学与当代浙学
《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20-21,共2页钱茂伟 
所谓浙学,当然是浙江的学术与文化,或者说以浙东学术或浙东学派为代表的浙江学术与文化。从空间上说,因为浙江学术是从南宋的"两浙东路"内崛起的,开始倒被称为"浙学",清初被为"浙东学派",清中叶被称"浙东学术",民国时期甚至被...
关键词:浙学 浙东学派 两浙东路 清中叶 历史文化研究 海陆 记忆库 阳明学 口述史 修谱 
阳明学与天台山——兼论“台州阳明学”学术命题之成立
《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115-122,99,共9页张宏敏 
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课题研究"暨浙江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课题"阳明学与天台山"(15JWYB09)最终成果;贵阳孔学堂研究课题"阳明后学与四书注释研究"(KXTYB201602);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史"重点学科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阳明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09)阶段性成果
王阳明本人与黄绾、应良、金克厚、潘瑊等台州籍的阳明弟子,以及王畿、钱德洪、薛侃、郑善夫、应典、陈明水等阳明学者,均与以"佛宗道源"著称的天台山关系密切。故而作为浙江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重要学术拼图的阳明学,便有理由成为"儒...
关键词:王阳明 阳明学者 天台山 台州阳明学 
阳明学研究的理论视域
《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108-118,137,共12页张海晏 
多年来,阳明学研究在资料搜集、概念辨析、人物发掘和学派梳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揭示阳明学说及其后学的深层意蕴和精神特质,亦可从社会学、主体性、现象学和解释学等理论维度来丰富与深化我们的研究。
关键词:王阳明 主体性 现象学 解释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