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TZ接触理论

作品数:93被引量:50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杨树华金学松李洪玉黄新郭晔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机械设计与制造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RV减速器主轴承接触刚度及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年第A02期1-5,10,共6页张益铭 杨荣松 孙少强 
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6F02);川大-泸州战略合作资金项目(2014CDLZ-G21)
RV减速器主轴承直接影响传动精度,对主轴承接触刚度问题进行研究。采用静不定-Hertz接触法,对RV减速器结构作受力分析,计算出主轴承的接触载荷,推导接触法向弹性变形量,最后计算主轴承接触刚度,考虑曲率半径对主轴承接触刚度的影响。结...
关键词:RV减速器主轴承 HERTZ接触理论 接触刚度 有限元分析 
自堆式螺旋滚动导轨的结构分析与建模被引量:1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年第8期15-18,共4页鄢正清 武凯 宋坤 孙宇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5004-06)
螺旋滚动导轨是自堆式螺旋速冻机的重要功能部件。根据自堆式螺旋滚动导轨的工作原理对其空间位置和布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螺旋滚动导轨合理布局需要满足的条件;基于Hertz接触理论,对螺旋导轨系统进行了受力分析和变形分析,并建立了导...
关键词:螺旋滚动导轨 HERTZ接触理论 接触刚度 建模与求解 预紧力 有限元 
直线引动器的刚度分析及正确性验证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年第A01期127-131,共5页卢思学 陈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文光谱仪缝前系统结构研究(11573048)
直线引动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导轨,被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的制造领域,是实现导向、精确定位必不可少的元件,对其进行静力学建模与刚度分析,可以为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以THK公司开发的KR26直线引动器为例,研究直线引动器的...
关键词:直线引动器 HERTZ接触理论 接触刚度 有限元法 
刚体碰撞的Hertz接触力模型比较分析被引量:13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年第8期28-30,共3页黄剑锋 余涛 陈江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304510)
对以Hertz接触理论为基础的四种接触力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两球一次对心碰撞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来进一步说明不同接触力模型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纯弹性接触力模型相比,Hunt-Crossley(H-C)接触力模型、Lankarani-Nikravesh(L-N)...
关键词:接触力模型 HERTZ接触理论 能量损失 多刚体碰撞 
热轧PC轧机支承辊接触区安定状态及疲劳裂纹萌生位置分析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年第11期6-9,共4页秦晓峰 孙大乐 谢里阳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040104)
接触区安定状态的分析是接触零件疲劳承载能力及失效形式判定的依据之一,在结合赫兹理论和静力安定理论对两平行圆柱接触时弹性应力和弹性安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得到的某支承辊接触应力的轴向分布,对支承辊接触区...
关键词:支承辊 有限元 HERTZ接触理论 安定状态 
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的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被引量:3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年第3期35-37,共3页刘杨 太兴宇 陈亚哲 马辉 闻邦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10506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G12A01-F01-3);教育部探索导向重点科技创新项目(N110203001)
目的:在讨论转子系统碰摩问题时,必须要考虑非线性碰摩力的影响,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来进行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十分重要。方法:运用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非线性碰摩力模型建模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对不同碰摩刚度下的故障转子系统动力...
关键词:HERTZ接触理论 碰摩转子 非线性 碰摩刚度 油膜力 转子实验台 RUNGE-KUTTA法 嵌入深度 
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纳观摩擦机理研究被引量:1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第2期7-9,共3页陈皎 高奇 贾建援 
利用Greerlwood—Williamson(GW)模型建立了模拟物体表面的半球体形貌模型,并利用半球的半径隶属函数来定义了物体表面的“光滑”、“一般”与“粗糙”,应用经典的Hertz理论从接触的角度提出了物体表面单球接触力学模型,并建立了...
关键词:HERTZ接触 模糊理论 纳观摩擦 隶属函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