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罗非鱼

作品数:148被引量:32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文彬罗华吴小平郭全友喻达辉更多>>
相关机构: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英山县水产局上海海洋大学通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广东省养殖罗非鱼、海鲈、尖吻鲈海豚链球菌感染调查被引量:17
《中国水产科学》2012年第1期161-166,共6页张俊 周素明 李安兴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29B05)
利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结合特异PCR技术,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养殖罗非鱼(Oreochromis spp.)、海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及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感染情况进行了周年调查。每月固定时间在特定养殖...
关键词:海豚链球菌 特异PCR 条件致病菌 
海南养殖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致病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试验被引量:47
《海洋与湖沼》2010年第4期590-596,共7页祝璟琳 杨弘 邹芝英 李大宇 肖炜 
2007年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3-49号;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x-48号;2010年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项目,2010-C26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1202号
采用常规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检验、API20strep快速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引起2009年海南罗非鱼大规模死亡的病原菌进行了致病性、表型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药敏试验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均为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具有很...
关键词: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16SrRNA 药敏试验 
广东与海南养殖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被引量:108
《微生物学通报》2010年第5期766-774,共9页卢迈新 黎炯 叶星 邓国成 江小燕 田园园 赖翠玲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6BAD01A120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o.nycytx-48-4);广东省农业重点项目(No.2009B0202010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3-49);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No.2010-C26);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No.A200899B02);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渔项目(No.B200701A06)
从中国广东、海南罗非鱼主养区发生爆发性疾病的多个养殖场的罗非鱼病鱼体上,分离到多株致病菌株。人工感染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有多株经腹部注射分离细菌浓度为1×106CFU/mL时可使100%的受感染鱼死亡,选择其中7株强毒株...
关键词: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致病性 生理生化 16SrRNA cfb基因 药物敏感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