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包干

作品数:298被引量:19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徐日清汤艳文刘群郭灿鹏贾康更多>>
相关机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财政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财政包干体制的利弊及改进建议被引量:2
《财政研究》1991年第8期2-7,共6页郁冠 
'八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实行财政包干体制.本文对现行财政包干体制出台的历史背景、发展变化及正负效应作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必须辩证地认识该体制,不能对其过度非难,把'两个比重'的降低和'诸侯经济'的出现简单归咎于财政包干体制是不...
关键词:财政 体制 中国 
财政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财政研究》1990年第8期7-11,共5页吕松年 袁培全 
1980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按照分级财政的目标模式,进行了多次变革,先后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以及"大包干"的财政体制,这些变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向分级财政推进了一步,调动了地方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关键词:财政体制改革 中央与地方 地方政府 两个积极性 财政包干 中央财政收入 国民经济 全国财政收入 分配关系 地方财政 
财政调节与新的经济调整
《财政研究》1990年第6期29-31,共3页牛二红 
治理整顿实质上是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又一次新的经济调整,旨在解决现实经济运行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状态,扭转积累和消费双膨胀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局面,使国民经济转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财政调节 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 财政包干 经济调整 治理整顿 经济运行 经济建设 总需求 财政分配 
论财政包干体制的得失及其改革的现实选择被引量:2
《财政研究》1990年第6期32-35,共4页秦凤翔 
一、财政包干体制之得:打破了集中过多的格局,塑造了强大的动力机制,驱动了经济的长足发展财政包干体制经过三个阶段,历时10年,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并对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
关键词:财政包干 现实选择 各级政府 传统体制 分配关系 分级财政 中央与地方 财政体制改革 分税制 集中与分散 
关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改革的探讨
《财政研究》1990年第4期42-45,49,共5页李力 
(一)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核心是财权与财力的集中和分散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进行过多次改进和改革,总的趋势是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但是财权。
关键词: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中央财政收入 财政体制改革 分税制 财权 分灶吃饭 财政包干 分级管理 不发达地区 两个积极性 
承包制度、优惠政策与物价波动
《财政研究》1988年第8期49-52,共4页罗华平 李纯 
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很多,既有货币因素,也有非货币因素。不可否认,某些改革措施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物价上涨压力。下面我们主要分析财政包干、企业承包、外贸承包、地区优惠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并提出几...
关键词:优惠政策 物价水平 价格改革 财政包干 物价上涨压力 物价波动 改革措施 财政收入 企业承包 经济的 
关于改进财政包干体制的若干问题被引量:2
《财政研究》1988年第4期2-6,共5页宋新中 张俊芳 
党的十三大提出当前深化改革的任务主要是: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财政体制改革 财政管理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财政包干 地方财政 中央财政 财政资金 财政收入 基本框架 配套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