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信贷

作品数:150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连维鑫周长军李守荣戴园晨孔祥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贷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财政信贷资金支持弱势群体的配套策略研究——以小额担保贷款为例
《金融会计》2010年第10期68-72,共5页连维鑫 周长军 
为全面了解财政、信贷资金在扶持弱势群体中所发挥的作用、效果及实施情况,促进两类资金的协调配合、更好地支持弱势群体的生产发展,我们以小额担保贷款为例,选择了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小额担保贷款 弱势群体 资金支持 财政信贷 下岗失业人员 信贷资金 协调配合 生产发展 
财政信贷资金支持弱势群体的配套策略研究——以小额担保贷款为例
《华南金融电脑》2010年第9期76-78,共3页连维鑫 周长军 
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强信贷资金对弱势群体的支持能力是扶持弱势群体的关键。为全面了解财政、信贷资金在扶持弱势群体中所发挥的作用、效果及实施情况,促进两类资金的协调配合、更好地支持弱势群体的生产发展,本文以小额担保...
关键词:弱势群体 财政资金 信贷资金 资金支持 贷款 担保 配套 杠杆作用 
完善财政信贷政策 破解消费需求困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特征的可变参数模型分析
《金融经济》2007年第24期70-71,共2页周红岩 唐羽 
关键词:边际消费倾向 农村 城镇 可支配收入 可变参数模型 收入阶层 消费需求 消费信贷 消费贷款 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 居民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 经济收入 财政 财政金融 
我省加大对生猪养殖的财政信贷支持力度
《政策》2007年第10期64-64,共1页
今年以来。我省从三个方面加大对生猪养殖的财政、信贷支持力度。一是省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畜牧养殖小区建设,每新建一个万头生猪养殖小区,经省有关部门验收后,实行“以奖代补”,由省财政奖励补助100万元。...
关键词:财政信贷 生猪养殖 支持力度 养殖小区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 财政安排 财政贴息 小额贷款 
应实行财政信贷双启动
《现代商业银行》1999年第4期6-7,共2页杨培新 
关键词:财政信贷 民办乡镇企业 投资启动 扩大内需 消费需求 民营企业 亚洲金融危机 国有企业 罗斯福新政 银行贷款 
投资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金融与经济》1989年第11期62-62,共1页祝乃川 曾建中 
1。国家重点建设的投资难以保证。由于国家财政实行紧缩政策,预算内投资占全社会的投资比重逐年减少,已不能保证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的需要,所需的投资要靠银行贷款或向社会发行债券等集资渠道来弥补。假如这些投资有某一个环节不能及时供...
关键词:投资领域 银行贷款 预算内投资 投资分散 建设项目投资 国家财政 紧缩政策 社会集资 财政信贷 建设成本 
论改善我国的农业投资环境——兼谈欧美等国对农业的财政信贷资金投入
《经济科学》1988年第1期56-60,共5页肖天野 
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成功了,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最根本之点在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也应看到,早在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农业基础设施,在当时是潜在的生产力,若干年后则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
关键词:农业投资环境 农业贷款 农业银行 农业资金投入 农村经济发展 乡镇企业 信用社 生产力 国民收入 农业基础设施 
《财政与信贷》复习思考题(第5—11章)
《统计》1987年第8期40-41,共2页中国统计干部电视函授学院教学辅导组 
第五章1.什么是信用?为什么说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存在的基础?2.社会主义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如何理解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信用的必要性?3.论述经济体制改革对信用关系的影响。4.信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分析社会主义信用与资本主义...
关键词:复习思考题 财政信贷 社会主义 信贷资金运动 信用关系 结算贷款 银行信用 信贷收支平衡 货币流通 利息率 
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是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方面——对财政信贷支农资金的分析与建议
《金融研究》1987年第6期28-30,共3页陈舒 徐雨云 
"七五"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要保持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势头,关键是要增加投入,增强农业后劲。近几年来,国家财政、银行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比重偏低,而且有逐年下降趋势,是目前我国农业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一、农业投资比重偏低。农业...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 农业贷款 财政信贷 支农资金 基本建设投资 国民经济 农业投资 农业银行 比重 总投资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最佳方式
《财经研究》1987年第4期63-63,共1页曹耳东 
社会总供求的平衡首先是价值总量上的平衡。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规模对社会总需求规模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财政收支规模与信贷收支规模的协调变动是调节社会需求总量的基本法则。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求的管理应该贯彻综合...
关键词:社会总供求 财政信贷 社会总需求 货币供应量 小银行 综合平衡 收支规模 贷款规模 流动资金 最佳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