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油

作品数:346被引量:959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永莉田玉红李啸红周贤闯兰美兵更多>>
相关机构:遵义医学院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云南绿宝香精香料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草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艾叶油乳-水凝胶贴膏剂的制备与透皮研究被引量:10
《中草药》2015年第24期3661-3665,共5页葛月宾 熊莹 徐海燕 洪宗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018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群体项目(2013CFA013)
目的制备艾叶油乳-水凝胶贴膏剂,并优化其处方和评价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180°剥离强度、内聚力和渗透度为评价指标,选择水凝胶贴膏剂骨架材料聚丙烯酸钠NP-700、交联剂甘羟铝、交联调节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和...
关键词:聚丙烯酸钠 甘羟铝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中国东北两种冷杉属植物叶油成分
《中草药》1988年第2期5-7,共3页严仲铠 牛志多 潘宁 杨秀伟 
对我国东北松科冷杉属植物杉松(Abies holophylla Maxim.)和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Trautv.)Maxim.]针叶精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鉴定。
关键词:杉松 臭冷杉 精油 
艾叶油新的平喘有效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3
《中草药》1982年第6期1-5,共5页孙静芸 
本文对艾叶油的中沸点部位的平喘有效成分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艾叶中提得的总挥发油,经真空精馏、硅胶柱层析、传荷层析分离得九种成份。通过MS、IR、NMR、GCMS-Comp等鉴定,分别为α-水芹烯(1)莰烯(2),α-雪松烯(3)、反式-香苇醇(4...
关键词:艾叶油 有效成分 中沸点 
白豆蔻油与白豆蔻叶油的研究被引量:2
《中草药》1982年第1期4-7,共4页余竞光 方洪钜 林级田 
中药白豆蔻是Amomum kravank Pierre ex Gagnep.或A.compactum Solandex Mafon的干燥果实。作者研究了我国引种的两种白豆蔻果实和叶的挥发油(五个样品),并与进口的两种白豆蔻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比较。七个样品均含大量的枝叶油素(1,8...
关键词:白豆蔻 化学成分 海南岛 挥发油 伞花烃 
艾叶油新的平喘有效成分的研究
《中草药》1981年第12期30-30,共1页孙静芸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的干燥叶片。水蒸汽蒸馏提取的艾叶油具有平喘,止咳、消炎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气管炎、哮喘等疾病。为了搞清艾叶油平喘有效成分,我们对平顺作用较强的中沸点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
关键词:艾叶油 有效成分 平喘作用 
樟叶油胶丸(喘必舒丸)
《中草药》1978年第9期23-23,共1页
本品为樟科 Lauraceae 植物樟 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叶经水蒸气蒸馏和减压分馏所得的挥发油制成的胶丸。制法将樟叶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粗制油,为黄色澄明流动性液体。干燥,过滤,减压分馏,分馏时回流比为2:1,收集内温130℃以下...
关键词:装量差异 止咳作用 平喘作用 
平喘新药樟叶油鉴定会在武汉召开
《中草药》1978年第1期48-48,共1页
1977年11月23日至26日在武汉市召开了樟叶挥发油(简称樟叶油)的技术鉴定会。会议由湖北省卫生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湖北省和武汉市科委、石化局、卫生局等领导机关,有来自北京、广州、桂林、淄博及河南、湖南、湖北省的科研、临床、生...
关键词:武汉市 
艾叶油胶囊和艾叶油气雾剂被引量:1
《中草药》1976年第9期26-27,32,共3页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阿及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的干燥叶片。始载于《名送别录》,是常用的中药。艾叶油制法取新鲜艾叶或干叶置于提取器中,充分湿润均匀,用水蒸气蒸馏法,将大部份挥发油蒸出,经油水分离器分得油层,脱水过滤即...
关键词:艾叶油 平喘作用 胶囊剂 
艾叶油治疗过敏性疾病初步报告
《中草药》1975年第1期43-45,64,共4页陈我隆 
艾叶油系从艾叶中提取的挥发油,对慢性气管炎平喘作用疗效显著。作者应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及麻风反应等过敏性疾病44例,有效率为77.3%。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有一定效果,对病人血沉、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有一定作用,并对药物的作用...
关键词:艾叶油 过敏性疾病 组织胺 麻风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