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及构成因素

作品数:155被引量:91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祥明郭熙盛刘许辉段维兴叶北朝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氮耦合对小麦新品种洛麦45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2024年第10期58-61,共4页吕维娜 赵严 田文仲 温红霞 段国辉 李影 高海涛 
洛阳市核心技术攻关公益类专项;河洛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河南省农业(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项目“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CARS-03-76)。
水肥投入是作物高产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洛麦45高产高效的水肥组合,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大田条件下,选用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矮秆大穗、多抗广适新品种洛麦4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梯度的水氮耦合模式,分析了不同...
关键词:小麦 新品种 洛麦45 水氮耦合 产量 
播期、播量对潍麦12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24年第6期57-60,共4页王丽杰 于海涛 刘亚男 宋顺 刘昆 
2023年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3ZJ1141)。
合理的播期与播量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水平,维持合理的群体结构,从而保证产量的稳定性。为摸清潍麦12的适宜播期和播量,本试验设置了3个播期、4个播量,比较不同播期、播量对潍麦1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播量及其播期...
关键词:小麦 潍麦12 播期 播量 产量 
播期对豫北地区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2023年第10期84-87,共4页吴西利 张志方 徐国举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鹤壁综合试验站”(Z2010-02-07)。
为探究新气候背景条件下播期对豫北地区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以当地有代表性的主推玉米品种浚单996、郑单95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夏玉米播期试验。研究共设置6月3日、6月10日、6月17日、6月24日等4个播期,重点调查了玉米...
关键词:夏玉米 播期 产量 豫北地区 
不同种茎种植对半夏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4
《农业科技通讯》2022年第11期97-101,共5页王海玲 张俊 唐映军 潘正康 
毕节市科学技术项目“半夏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毕科合重大专项字(2021)2号];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半夏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202206010012);贵州省中药材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GZCYTX2022-0206)。
通过研究不同种茎种植对半夏产量及构成因素、繁殖系数、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毕节半夏大田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用3种规格种植,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半夏鲜块茎产量随着半夏种茎的增大而增加,且不同规格种茎间差异达极显著;半夏鲜块...
关键词:半夏 种茎 产量 繁殖系数 经济效益 
播种密度对新研7号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2021年第12期72-74,共3页谢荣 刘志清 张东志 张存岭 
为充分挖掘小麦新品种新研7号的增产潜力,实现增产增收,特进行了新研7号播种密度试验,旨在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有效穗数呈e的指数曲线变化,穗粒数趋于减少,千粒重差别不大...
关键词:小麦 新研7号 播种密度 产量 茎蘖动态 
3%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2020年第9期76-77,共2页孙振东 张丽娟 
国家科技部“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子课题(2018YFD0300306-05)。
笔者在水稻秧苗2.5叶期、插秧后7 d、拔节前7 d、抽穗后7 d进行叶面喷施3%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500倍、750倍的激活蛋白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喷施500倍的能大幅度提...
关键词:水稻 激活蛋白 产量 
苏玉34不同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17年第6期53-55,共3页孙杰 王朋 张志高 
设置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共计9个密度处理,研究密度对苏玉34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苏玉34产量水平的关键因素,该品种集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于一身,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苏玉34 密度 产量 
不同种植密度对优质杂交稻嘉优99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2015年第9期99-101,共3页龚荣友 
以嘉优99杂交组合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方法分析8种不同种植密度对嘉优99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嘉优99 种植密度 产量 构成因素 
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6
《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第3期115-118,共4页张桂梅 丁述举 
选用多个品种,通过适当稀植、合理化控等措施,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棉花简化整枝与常规整枝(常规密度)相比单位面积铃数略增,铃重略减,产量基本持平,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是...
关键词:整枝方式 简化整枝 棉花产量 影响 
不同套种密度对中黄30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4
《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第4期45-46,共2页王托和 赵连芝 姜青龙 张国宏 秦天军 郑志荣 贺天新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镇原大豆综合试验站"(nycytx-004)部分研究内容
本试验设计5个套种密度,研究不同套种密度对中黄30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套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结荚高度增加,单株结荚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下降,产量是先增加后降低,在大豆套种密度为11.25万株/hm2...
关键词:河西走廊 大豆 套种密度 产量构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