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及构成因素

作品数:155被引量:91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祥明郭熙盛刘许辉段维兴叶北朝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0
《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第8期64-65,共2页钮力亚 于亮 王伟 付晶 王伟伟 赵松山 王奉芝 
国家农业部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2-5);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小麦耐盐抗旱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创新"(16226320D)
[目的]研究灌浆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灌浆期喷施氯化钙水溶液、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硼砂、水杨酸、亚硫酸钠溶液,分析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喷施磷酸二氢钾的...
关键词:小麦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产量及构成因素 
粳稻隆科16不同栽插密度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6
《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24期25-27,共3页赵应平 曾林 余德元 王明生 邵永生 张朝钟 宋云飞 王勤 陆顺生 
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隆阳区区域推广站[(2009)53;云财农(2009)171]
[目的]提高隆阳区水稻单产水平,明确栽插密度与水稻产量的关系。[方法]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以粳稻隆科16为材料,采用不同栽插密度研究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栽插密度27.0万~33.0万丛/hm^2,栽茎蘖苗54.0万~66.0万/hm^2,隆...
关键词:隆科16 密度 产量 构成因素 粳稻 
平衡施用有机肥对有机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2期7365-7366,共2页林胜 裴正峰 向敏 丁朝芳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2B119)
[目的]采用不同有机肥配方,探索有机肥平衡施用效果,以提高有机稻生产水平。[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检测不同有机肥配方的施用效果。[结果]在稻鸭共作模式下,平衡施用有机肥对水稻产量以及单位面积穗数有显著影响,但对每穗粒数、结实...
关键词:有机肥 平衡施用 有机稻产量 构成因素 
播期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8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30期18448-18450,共3页陈林 王芬 费永成 亢继林 荣韧 
科技部行业专项(GYHY200906021);四川省气象局2010年应用开发科研课题(2010-应用-09)
[目的]分析播期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成都市水稻进行不同播期试验,研究了播期气象条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水稻齐穗前的日照时数对实粒数影响显著,特别是齐穗前5 d的日照时数影响程度达极显著水平,齐...
关键词:不同播期 水稻 产量 构成因素 影响 
武育粳3号机插稻产量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23期13981-13985,共5页赵秋祥 张如宏 王娟 张彪 董桂春 
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资助项目(2009KJ-02)
[目的]探讨武育粳3号机插稻产量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迟熟中粳武育粳3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栽插时间、栽插密度、育秧方式和氮肥运筹等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影响其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的主要因素。[结...
关键词:机插秧 产量及构成因素 密度 肥料运筹 高产攻关 
培两优3076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5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33期14466-14467,14492,共3页程建平 熊佑能 费震江 杨利 张舒 张明学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6D10019);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6BAD02A02)
[目的]为南方稻区制定水稻高产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培两优3076产量各构成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各因素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联序为每公顷穴数>每公顷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
关键词:水稻 产量因素 灰色关联度 
播期与密度对33°N线旱茬麦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9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27期11699-11700,共2页张一 陈献营 李金才 屈会娟 沈学善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0411013)资助
[目的]为33°N旱茬麦丰产提供依据。[方法]以烟农19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延迟,单位面积成穗数呈下降趋势。在同一播期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随密度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
关键词:播期 密度 旱茬麦 
优化施肥对皖稻6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27期8571-8573,共3页李胜群 陈景道 左庆 
国家和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麦稻高效生产条件下养分资源运筹研究"项目
对皖稻68的施肥方式进行优化。于2006年在安徽省凤台县桂集乡的水稻田中,设置CK(不施肥),N 60∶30∶10(氮肥按基-蘖-穗60%-30%-10%施用,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25∶0.25),N 40∶30∶30(N、P2O5、K2O总量比例为1∶0.30∶0.40)...
关键词:优化施肥技术 水稻 产量及构成因素 土壤贡献率 
不同氮肥用量对晚稻生长的影响与产量效应被引量:12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7期4355-4356,共2页张祥明 程生龙 郭熙盛 刘春盛 叶北朝 胡润 丁贤武 陶长征 
国家和安徽省粮食丰产工程项目
以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晚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随氮素基穗肥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都随之增加,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呈下降趋...
关键词:武运粳7号 施氮量 产量及构成因素 氮素农学生产力 
不同种植方式对直立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5期3642-3643,共2页刘明久 许桂芳 
选用直立穗型粳稻品种,对不同种植方式下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立穗型粳稻品种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行株距为23.1 cm×9.9 cm的产量最高;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直立穗型粳稻品种成穗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大,...
关键词:直立穗型 水稻 种植方式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