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阔叶林

作品数:1993被引量:13264H指数:5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明坚王希华张一平宋永昌刘玉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动态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4年第19期8584-8594,共11页胡学鹏 幺中元 张乃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2023YFF13040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644)。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存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其凋落物分解机制对理解和预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碳储存具有重要意义。以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区域,以两种亚热带树种马尾松(...
关键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分解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主场效应 胞外酶活性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种壳斗科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生态学报》2024年第12期5318-5327,共10页骆金初 杨诗敏 罗焓毓 李旭 李保铨 郭微 王龙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287);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1111530004);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B03J1264)。
壳斗科(Fagaceae)植物是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最重要的组成之一,研究其不同树种和器官间碳(C)、氮(N)、磷(P)含量及计量学特征,对于理解和预测树木生态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以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同一森林群落中5种壳斗科植物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壳斗科 南亚热带 种间差异 器官间差异 生态化学计量 
神农架南坡小叶青冈+曼青冈常绿阔叶林主要木本植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24年第11期4889-4903,共15页陈聪琳 赵常明 刘明伟 徐凯 徐文婷 熊高明 葛结林 邓滢 申国珍 谢宗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641);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E0217G2001)。
为揭示神农架南坡代表性常绿阔叶林主要木本植物的种间生态联系及群落演替趋势,以小叶青冈+曼青冈群系20个主要木本植物的190组种对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位测定并区分生态位特化种和生态位泛化种以及种间联结性检验,分析该群落主要物种...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 种群 种间关系 生态种组 物种共存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2024年第11期4687-4697,共11页李林 赵毅 温智峰 刘佳润 魏识广 周景钢 冯嘉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30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2GXNSFAA035583)。
旨在探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该区域森林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2固定森林样地调查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优势种和非优势种,...
关键词:地上碳储量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结构多样性 地形和土壤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年际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0
《生态学报》2024年第3期1092-1103,共12页付志高 肖以华 许涵 史欣 余海波 贲春丽 杨紫浓 李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3003-0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21SY004);广东省科技厅林业生态监测网络平台建设(2022CG646);广东珠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0144135)。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循环的主要驱动者,研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稳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内在的长期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为对象,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MBC和MBN)、土壤有机碳(SOC)、总氮...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年际动态特征 环境因子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有机碳流失动态特征对降雨的响应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3年第18期7474-7484,共11页王韦韦 吕茂奎 胥超 陈光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495);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20R1002004)。
揭示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流失规律是制定相应措施以巩固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存在的监测对象单一、频率过低、时间过短等问题,导致对这一规律的认识仍然不足。选择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有机碳流失 常绿阔叶林 杉木人工林 降雨特征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乔木与灌木小枝树皮主要功能性状的趋同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23年第4期1610-1620,共11页杜金贵 方毅 范瑞瑞 孙蒙柯 钟全林 胡丹丹 曾利剑 程栋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555,31971643,32001094);福建省科技厅产学合作项目(2019N5009)。
树皮是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其功能性状是反映植物生态适应策略的重要研究对象。为了揭示亚热带山地乔、灌木小枝树皮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关联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标准主轴回归方法对武夷山19种常见木本植物小枝树皮的主要功能性...
关键词:树皮厚度 树皮密度 树皮含水量 生态化学计量 异速生长 
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不同深度土壤氮矿化及酶活性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14
《生态学报》2022年第22期9045-9056,共12页宋思意 吕思扬 邱岭军 王馨逸 涂利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591)。
在森林土壤中,无机氮的垂直移动速率较快,因此大气氮沉降极有可能对下层森林土壤造成较大影响,且表层土壤往往与下层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所处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土壤剖面中不同深度的土壤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以往研究...
关键词:氮沉降 土壤氮矿化 土壤深度 土壤酶活性 
凋落物和根系输入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5
《生态学报》2022年第22期9143-9152,共10页庞宗清 陈伟彬 苏芳龙 毛庆功 刘滔 熊美新 钟部卿 李慧 官惠玲 莫江明 鲁显楷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922056);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Y2019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2101395)。
植被凋落物和根系输入在调节森林土壤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关键作用。目前仍然不清楚凋落物和根系输入对热带原始林土壤主要元素含量的调控作用。针对该研究现状,以中国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凋落物与根系...
关键词:凋落物输入 断根处理 酸中和能力 季风常绿阔叶林 鼎湖山 
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乔木物种多样性高分辨率遥感估测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2年第20期8398-8413,共16页刘鲁霞 庞勇 桑国庆 李增元 胡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330,31570546);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30-Y30A02-9001-20/22-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11160131)。
季风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亚热带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也是云南省普洱地区重要森林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乔木物种多样性遥感估测对研究区域尺度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光谱异质性假说和环境异质性假说,首先使用1m空间分辨...
关键词:季风常绿阔叶林 乔木物种多样性 机载激光雷达 机载高光谱 特征选择 林业遥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