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制种

作品数:36被引量:8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邓庆华赵久然王元东蔡为铭刘文炳更多>>
相关机构:桃江县农业局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福建省种子总站更多>>
相关期刊:《农技服务》《安徽农业科学》《云南农业科技》《生物学通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杂交水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印水型杂交水稻开创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被引量:1
《生物学通报》2006年第4期48-48,共1页
在2005年国家主推的19个籼型超级杂交稻中有9个印水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连续创造了世界水稻最高产量纪录.1/15hm^2产达到了1231.17kg。
关键词:杂交水稻 高产制种 水型 超级杂交稻 高产量 籼型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印水型不育系
《农业新技术》2006年第2期51-51,共1页
关键词:杂交水稻 高产制种 水型 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育系 制种产量 生产水平 浙江省 育成 米质 
印水型不育系开创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
《农业科技通讯》2006年第4期59-59,共1页
关键词:杂交水稻 高产制种 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育系 制种产量 生产水平 浙江 米质 
印水型不育系开创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
《福建农业科技》2006年第1期15-15,共1页
印水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从制种产量、杂种产量和米质等方面把我国杂交水稻的生产水平总体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开创了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该研究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关键词:杂交水稻 高产制种 水型 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育系 制种产量 生产水平 浙江省 育成 米质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关键技术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02年第4期8-9,共2页李维科 
关键词:杂交水稻 制种 高产技术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探讨被引量:1
《种子》2000年第4期72-74,共3页夏俊科 
本文着重总结分析了我县近 2 0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由低产变高产的主要经验 。
关键词:杂交水稻 超高产制种 种子产量 
恩施自治州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经验总结
《杂交水稻》1998年第S1期19-20,共2页李求文 卓林敏 李甫学 陈学峰 肖志诚 谭亚华 罗胜中 
恩施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位于湖北、湖南、贵州、重庆交界处,气候温和,天然隔离条件好,特别适合种子生产。80年代中期试验推广了“宽幅大行比,父本大双行”制种技术,单产在全省率先突破2.25和3.00t/hm2大关;90...
关键词: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 恩施自治州 杂交水稻制种 多效唑 质量管理 一期父本 目标管理 花粉密度 稻纵卷叶螟 商品品质 
论生态条件与超高产制种的关系被引量:4
《杂交水稻》1998年第2期10-12,共3页丁获蛟 潘冬安 邓庆华 
湖南省的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制种,呈现出季别性与地域性两大特征。亲本生物学特性在最佳生态条件下充分表现,是构成两大特征的主导因子。充分认识到生态条件与超高产制种的关系,可为杂交稻制种新体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与决策依据。
关键词:制种 生态条件 生物学特征 季别 地域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全程肥促化控技术研究
《作物研究》1996年第3期11-13,共3页陶用力 刘大锷 文正华 胡生东 姚志均 李林辉 
介绍了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肥促化控”的方法。全程“肥促化控”较好地解决了“培育父母本多蘖壮秧,建造父母本丰产苗架,调节田间水、肥、气、热的矛盾,调整父母本花期、花时,塑造父母本理想异交株型,抑制穗萌、减少穗芽等技术问题。
关键词:杂交水稻 制种 超高产 栽培 肥促化控技术 
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本田肥促技术
《种子世界》1996年第5期30-31,共2页陶用力 胡生东 姚志均 文正华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亩产种子300公斤以上,要求父本有效穗7.5~8万,颖花800万以上;母本有效穗20~22万,颖花2000万以上。栽培上采取"肥料一次性入库","重底中控后补"的两种施肥模式,均难以达到上述目标。1995年桃源县对上述模式进行了较...
关键词:父母本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 父本 氯化钾 颖花 有效穗 施肥模式 促花肥 迟熟组合 增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